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频道

从大模型连接标准入手,阿里云向AI应用“冲刺”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魏蔚 网编:陶凤 2025-04-09

北京商报

过去两年AI赛道更多强调大模型能力,开发工具相对被忽视,如今AI应用呼之欲出,各家公司将重点向应用开发环节倾斜。4月9日,阿里云百炼上线全生命周期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无需用户管理资源、开发部署、工程运维等工作,5分钟可搭建一个连接MCP服务的Agent(智能体)。2025年是公认的大模型应用爆发年,DeepSeek爆火后,企业个人对大模型的接受度提升明显,主流大模型不时披露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量增幅数据“秀肌肉”,这有扩张生态圈和拉动营收的考量。

“我有理由坚信,2025年一定是中国AI应用爆发的元年”,4月9日,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在阿里云2025 AI势能大会现场直言。他用几个数据来证明:2024年12月较1月,阿里云大语言模型API调用量增长接近100倍,接入大语言模型的企业数量也接近100倍的增长,这是AI应用落地的前奏。

他还分享了一个关键,“经过市场的筛选,标准协议开始收敛,这将大大简化模型调用推动AI应用的生态繁荣”,这也是阿里云百炼上线MCP服务的原因。

据了解,MCP是一个大模型连接软件应用的标准协议,旨在实现大语言模型与外部数据源和工具的集成,用来在大模型和数据源之间建立安全双向的连接。数月来,兼容MCP协议的软件应用呈现指数型增长。

简单来说,随着推理模型、多模态模型的爆发和MCP等开放协议的出现,AI Agent正在不断进化,早先只是一个问答机器人,被动响应指令,现在能够更方便地去调用各种插件、工具,帮助用户完成任务。

从另一个层面看,“MCP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平台的意义,更多在于大模型在应用和实际业务里发挥更大的价值。”阿里云百炼高级产品专家徐志远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当天,阿里云宣布百炼平台首批上线高德、无影、Fetch、Notion等50多款阿里集团和三方MCP服务。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大模型和MCP服务,只要配置工作,无需代码几分钟即可完成一个Agent应用的搭建。同时,阿里云还预告,通过Agent Store这种创新模式,把阿里集团和生态伙伴的Agent向外开放。未来三年,阿里云将在基础设施、模型、数据、工具、应用、交付六个领域与生态伙伴一起服务百万云上客户。 

“不同的发展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技术落地要靠应用,应用需要工具打造,这中间有很多商机。云厂商本做的是基础设施生意,本质上是‘卖水人’,解决了落地难题,才能在基础设施层面看到反馈”,比达分析师李锦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四季度阿里云实现营收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调整后EBITA增长33%至31.38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