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25中国具身智能大会在京开幕。据大会介绍,北京市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增长极为主线,到2027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场景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与此同时,具身智能产业园已搭建,北京具身智能协同创新矩阵正式激活。
商业化落地前期的关键阶段
什么是具身智能?业界普遍且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大脑”,不仅指挥身体行动,还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感知和学习,动态适应外界变化。
在清华大学教授、CAAI副理事长孙富春看来,具身智能的智能体需要具备环境交互与任务生成的能力;智能体具备跨场景、跨任务、多种操作的能力;最核心在于,智能体的感知与行为需要具备认知与发育的能力。
“具身智能使智能体能够在真实环境中感知、理解和行动,为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不仅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提供新途径。”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CAAI理事长戴琼海表示。
回顾过去,从语言处理到智能对话,从图像识别到视频创作,从自动驾驶到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前沿方向,更是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如今,其主要落地方向包括医疗、教育、制造等众多领域。
不过需要认识到,具身智能目前整体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科技处处长韩健表示,从技术发展看,具身智能还处在混沌初开、百家争鸣的时期,技术路线尚未统一;从数据资源看,“能用”“好用”的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成为核心发展瓶颈;从落地场景看,具身智能应用场景的挖掘和商业模式的确立仍需时间探索;从产业生态看,具身机器人攻关是一个生态工程,目前协同机制尚未完善,各环节协作不足。
北京打造具身智能产业高地
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标志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具身智能已成为我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以及全球科技竞合的关键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京市已成为引领全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并已在具身智能领域储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相关企业超过2400家,占全国近一半。
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及本市资源优势,北京市于今年2月在全国率先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希望到2027年,北京能够成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高地,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场景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为加速具身智能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赋能,去年底,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系统布局五家具身智能领域市重点实验室,以中科院、清华、北航、北工大、北交为创新基座,国家电网、京能集团等为行业应用赋能平台,构建集技术创新—场景落地—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多维协作创新网络。
在2025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上,“北京具身智能协同创新矩阵”正式激活,并以矩阵为创新原点,加速构建具身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格局。
关于未来的不同声音
“具身智能预计在15年左右,可以代替70%的人类行为。”对于行业的未来,孙富春这样预测。
对于处在初级阶段、朝着大规模商业化迈进的具身智能的下一步,业界有着许多不同声音。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或是“终极目标”;卢策吾则认为,不能用目前的眼光去衡量具身智能的快速迭代过程,当某个关键技术点实现突破,相应的即会迎来一批新的落地场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从技术角度总结了“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分别为多模态具身感知、具身自主学习、具身大模型、具身世界模型构建、具身操作、具身导航与路径规划、具身人机协同、群体具身智能等。
为推动具身智能的健康发展,戴琼海建议,一方面,注重多学科交叉,包括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认知科学、机器人学等。只有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各学科的优势资源,才能推动具身智能的创新发展。鼓励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攻克具身智能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文 张笑嫣/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