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绿色金融在近年来成为资本市场持续发力的关键方向。资本市场通过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如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为绿色技术投资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进程,也为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中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几年在“双碳”战略引领下,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既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内生动能,也积极促进了全球绿色转型。
金融为绿色投资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3月,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布了《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两份文件不仅提到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还强调将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
在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过程中,绿色投资成为助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金融实践。陈亮认为,近年来,我国在全球绿色技术投资中表现活跃,金融为绿色技术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的约2万亿美元中,中国投资额超过8000亿美元,且增量投资占全球增量投资的三分之二,是其他经济体的两倍多。
“目前,我国绿色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内。绿色技术相关的国际投融资活动则尚处在发展早期阶段,海外投资者参与我国绿色投资的参与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陈亮如是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可以从几个方面加大金融对绿色技术出海的支持力度:一是绿色资本“走出去”,通过绿色熊猫债等工具支持海外先进绿色技术在国内融资;二是国际绿色资本“引进来”,例如,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绿色债券融资,助力国内绿色技术发展;三是在第三方市场积极开展多双边合作,为全球绿色技术合作提供金融支持。
在发行绿色债券方面,中金公司早有成功案例。2024年8月,中金公司协助中国进出口银行(以下简称“进出口银行”)成功发行2024年第二期和第三期绿色金融债券,承销规模排名证券公司第一,有力服务绿色低碳发展。
具体来看,当期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合计30亿元。其中,2024年第二期绿色金融债券20亿元,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2021年版)”)标准的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三大类绿色产业项目;2024年第三期绿色债券已认证符合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以下简称“CGT”)标准,是全市场首单通过报价方式发行的CGT绿色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目录(2021年版)中“清洁能源产业”类别和CGT中“电、燃气、蒸气和空调的供应”门类的绿色产业项目。两期债券均获得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和踊跃认购。
在该次发行中,中金公司作为两期绿色金融债券承销团成员参与招标及报价,并担任第二期绿色金融债券唯一一家券商牵头主承销商。中金公司立足与进出口银行深厚的合作基础,依托境内外全方面的区域布局和业务积淀,携手以内蒙古银行为代表的重庆、贵州、内蒙古等区域的银行和基金、券商、理财子等各类型非银机构共同参与,实现承销两期绿色债券,有力支持进出口银行进一步推进绿色债券国际标准应用和发行方式创新、深度参与国际绿色金融统一标准建设的积极实践,助力推动绿色债券市场持续开放发展。
多举措赋能绿色经济
类似上述的合作案例,在中金公司可谓不胜枚举。究其原因,陈亮表示,作为国有金融机构,中金公司始终秉持“植根中国、融通世界”的理念,深入参与绿色金融的国际实践。
“为更好地服务全球绿色转型和我国‘双碳’目标实现,中金公司大力支持绿色行业企业融资,推进绿色债、碳中和债发行,积极参与绿色行业并购重组,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企业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同时积极参与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制定、投融资碳核算。”陈亮说道。“2024年,中金公司通过股票、债券、并购交易等支持绿色相关领域的交易规模超过3900亿元,参与创设银行间市场首个‘可持续发展+转型+两新’主题债券篮子,落地覆盖绿色投资领域的基金规模超过330亿元。”同时,中金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双碳”战略,此次“双碳战略与绿色金融”分论坛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将通过中金公司、中金公益基金会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共同在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实施的中金生态碳中和林四川色达项目产生的碳汇量进行抵消,致力于打造真正的“碳中和”会议。
此外,为响应金融支持绿色转型发展的号召,2024年,中金公司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发布“低碳转型+ESG”投资评价方法学,旨在通过碳评估提升市场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识别与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金融资源的精准投放。融合方法学创新实践,中金公司还推出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债券篮子系列,包括与中信银行创设银行间市场首个“可持续转型科创票据篮子”和“可持续转型两新债券篮子”,从一级到二级市场全面加强推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另据陈亮介绍,中金公司已连续两年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提供技术支撑支持。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中方联合主席的技术支撑机构,中金公司自2023年起便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中金研究院定位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国家智库,强力支撑中方团队,向工作组提交多项重要报告,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24年,中金公司、山东省发改委、威海市人民政府、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在山东威海联合主办“2024绿色投资大会”,国内外绿色产业、绿色投资领域的专家学者、投资人和企业家齐聚威海,共同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
“绿色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绿色金融的支持,绿色金融也在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快速成长。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中国来看,绿色产业、绿色金融都正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仍将面临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广阔的发展机遇。”陈亮感慨道。
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
为持续推进发展绿色金融,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落实相关举措。今年3月,上交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行动方案》,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其中在绿色金融方面提到,完善绿色企业和项目股债融资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细化绿色债券定期报告披露要求。丰富绿色主题股票、绿色债券、气候转型、ESG相关指数与投资品种,更好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而作为国内头部券商,中金公司除上述提及的支持绿色行业企业融资,推进绿色债、碳中和债发行外,还在碳金融领域有新的探索。据陈亮介绍,2024年11月,中金公司就成功参与湖北碳市场首批借碳交易业务,并顺利落地公司首笔交易,这是继参与地方碳回购业务后中金公司在碳金融领域又一重要探索。
陈亮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借碳业务是指碳排放权持有人(借出方)将碳排放权借出给需求方(借入方),并由借入方在未来约定时点向借出方返还碳排放权的交易行为。借碳业务可帮助控排企业通过借入碳排放权完成年度履约,并在后续年度用新核发的碳排放权进行偿还,有助于丰富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权获取渠道,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和面临的碳价波动风险,降低企业履约成本。”
“中金公司通过全谱系碳交易金融服务积极支持企业绿色转型需求。此前,中金公司通过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提升市场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助力推动碳交易体系发挥减排功能;通过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支持自愿减排项目价值发现,促进环境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通过碳回购业务,助力企业盘活存量碳资产,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陈亮说道。
陈亮表示,此次推出借碳业务,中金公司进一步丰富了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业务布局,有助于构建全链条碳交易及碳金融能力,切实提升服务实体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面向未来,中金公司将始终以高质量金融服务赋能绿色技术‘走出去’,持续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助力全球绿色转型和我国‘双碳’目标实现。”陈亮坦言,作为国有金融机构,中金公司坚定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促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未来,中金公司将继续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专业优势,积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金力量。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