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3月7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举行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首批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发布会,首批30家创新实践教育基地获命名挂牌,并同时在“北京教育新地图”上推出。
首批30家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国企央企等单位,充分体现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中的重大推进作用。
其中,在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学生可以全方位系统地了解我国航空事业11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蓝箭航天,学生可以近距离探索火箭腾飞与可重复使用的奥秘;在京东方,学生可以探索屏幕显示技术的最前沿,体验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震撼。
作为市属公办高职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则对接高端汽车、生物医药、先进制造、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商贸服务、文化创意等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据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伟介绍,该学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开发了“小小工匠”“小小工程师”等40余项职业启蒙项目,涵盖科技、非遗、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认知-实践-创新”的育人模式。
“我们为中小学生设计了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参与智能网联汽车、民航大飞机等科技体验项目,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也可以通过非遗手工制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我们还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培养职业兴趣,提升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王伟表示。
据悉,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建设2008年启动,至今走过17年,全市共享资源单位达到804家,每学期发布实践资源、课程、活动清单,供全市实践教育教学选用。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区级推荐,市级考察,遴选出首批30家社会大课堂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命名挂牌,旨在促进学校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型资源单位,开展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并探索适应智慧时代的生产实践教育策略与方法,确保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紧密结合科研与生产实践,打造全新的科技人才培养实践育人模式。
今后,市教委将进一步丰富中小学科技教育、红色教育及高校教育资源,通过优质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北京中小学生,同时也为全国来京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研学教育资源,共同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联体体系。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