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经频道

消费市场再“加油” 我国将实施消费供给提质行动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王曼华 网编:要闻新闻中心 2025-02-20

企业供图

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中,《行动方案》明确,实施消费供给提质行动,将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推动消费地标建设,聚焦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打造新型消费场景。同时,三年行动期间将建设一批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的品质消费集聚区,积极发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系统构建数字化消费生态体系,大力促进消费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深入推进数字家庭建设,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

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消费场景的创新已成为推动消费升级的关键力量。《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这不仅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革新,更是对消费者体验的全面升级。

在数字消费方面,全国正大力促进线上线下消费的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这一趋势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已初见端倪。从虚拟试衣间到无人零售店,从智能导购到AR/VR购物体验,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消费场景。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消费的便捷性和趣味性,更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精准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据长虹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在2024年国家大力推行以旧换新政策背景下,长虹通过多维度策略积极响应政策,例如持续以创新技术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让消费者以更少的支出买到性能更好的产品。像自2024年9月以来,长虹发布全球首款AI TV、全球首个白电领域的垂类AI大模型等新技术、新产品。2月13日,长虹AI TV全面接入DeepSeek,通过深度融合DeepSeek的模型能力,持续升级用户的智能交互体验,为长虹家电带来了新应用场景、新增长模式。

此外,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场景。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升级,不仅保留了城市的记忆,更通过引入现代商业元素,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独特的消费体验。这些场景的打造,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

首发经济作为推动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正逐渐成为各大企业竞相布局的重点领域。《行动方案》指出,要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推动消费地标建设,这不仅是对消费市场的深度挖掘,更是对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

长虹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在“首发经济”领域,长虹则充分展现了“判断力”与“爆发力”。近年来,以ChatGPT的诞生为标志,AI浪潮快速席卷全球,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因为AI被深度重构。而长虹将诸多首发、首创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科技应用于生产制造、产品研发与服务等多个环节,长虹也由此实现了从“家电制造”到“科技制造”的跃升。2024年1—9月,长虹海外家电业务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20%,电视、冰洗、空调三大产品线均实现增长。

此外,首发经济还推动了消费地标的建设。如上海、北京等国际大都市,凭借其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成熟的商业体系,已成为全球新品首发的重要舞台。这些消费地标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消费者前来体验。

推动消费市场绿色转型

绿色消费作为新时代消费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引领消费潮流的新风尚。《行动方案》强调,要聚焦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场景,推动消费市场的绿色转型。

产业观察家许意强表示,在绿色消费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环保属性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在生产、使用、废弃等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不仅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长虹相关负责人介绍,长虹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家电绿色发展的路径,早早实现家电以旧换新的常态化运作模式。在回收端,长虹建立了“互联网+”的回收模式,以生产建立大数据平台以及线下门店销售端设立回收点进行家电以旧换新的方式,打通废旧家电从生产源头到拆解处置的全链路。在拆解端,长虹依托旗下子公司长虹格润作为绿色产业链的运转核心,通过对电器电子回收拆解,打造了绿色产业链的闭环。

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和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绿色产品认证、绿色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负担。此外,政府还通过举办绿色消费主题展览、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行动方案》的发布,为消费市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推进首发经济、推动绿色消费等举措,将全面促进消费环境的优化与消费质量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将共同努力,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消费市场。”许意强说。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实习记者王曼华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