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老周侃股

辩证看待上市公司业绩好与坏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周科竞 网编:王巍 2025-01-21

上市公司业绩好坏不能简单地通过净利润同比增减大小来判断。有时非经常性损益也会影响到公司业绩,有的公司业绩增长比例极大,却是因为前一年的基数太低。投资者看待上市公司业绩要辩证,简单看净利润同比增减有失偏颇。

净利润同比增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业绩的变化趋势,但绝非唯一标准。不少投资者在看到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时,盲目乐观,匆忙做出投资决策;而面对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则一概摒弃,错失潜在机会。这种片面的判断方式,容易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产生误判。

非经常性损益是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通俗而言,非经常性损益指的是公司偶发的与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影响了真实、公允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一些公司可能因处置长期资产,如出售房产、土地,或获得政府巨额补贴等,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这种增长并非源于公司核心业务的良性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若投资者仅依据净利润同比增长的表象做出投资决策,而未深入探究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极有可能错判。

例如,某制造业上市公司,在某一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了50%,乍看之下业绩斐然。然而,深入分析财务报表后发现,该公司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补贴,而其主营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实际上处于萎缩状态,产品销量下滑,毛利率也有所降低。这种情况下,若投资者仅因净利润同比增长而投资该公司,当未来补贴政策发生变化,公司业绩可能会迅速恶化。

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比例极大,可能只是因为前一年的基数太低。有的上市公司可能前一年因遭遇重大危机,如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重大意外损失等,导致净利润极低,次年即使经营状况仅有小幅改善,也会在净利润同比数据上呈现出巨大的增长幅度。此时,投资者不能被表面的高增长所迷惑,而应深入分析公司基本面是否真正得到改善。

相反,有些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也不能就此判定其业绩不佳。例如,一家科技公司为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加大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这一举措可能会在短期内导致公司成本上升,净利润下降。但从长期来看,研发投入可能会催生新的产品或技术,为公司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业绩的持续增长。这种情况下,净利润同比的下滑实则是公司为长远发展所投入的必要成本,如果单纯看表象,或许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做出错误判断。

因此,上市公司业绩的同步大幅增减,需要投资者深挖其背后的真正原因,重点分析是偶发性还是具备一定持续性,单纯的数字涨跌幅并无太大意义。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