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金融科技频道

李礼辉:着力解决公共数据开放不足、行政分割问题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岳品瑜,董晗萱 网编:孟凡霞 2025-01-17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1月17日,由国民财富发展研究合作平台主办的《金融五篇大文章蓝皮书——政策与实践全景解读》成果研讨与发布会在京举办。

谈及绿色金融数据,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指出,无论是绿色低碳企业和项目的投资融资,还是碳排放的计量监测和碳排放权的计价交易都用得上人工智能模型,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当前,我国数据发展不足之处包括,公共数据行政分割,使得共享程度不高影响数据价值的深度开发;非公共数据流通不畅,如全国移动支付的用户超过了9亿,数字化支付是最主要的数据入口,但数据大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关联、数据共享尚未达成成熟的模式,数据价值未能够充分的发掘。

因此,李礼辉提出,重点之一是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着力解决公共数据开放不足,行政分割的问题,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数据库和互联互通的公共数据应用系统,打破数据孤岛。建议公共数据按照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要求,以模型核验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向社会提供加大使用的范围。

重点之二是个人数据和企业数据的共同使用,着力解决个人数据和企业数据保护不力、流通不畅的问题,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规范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同时创新技术手段,推动个人信息匿名化处理,保障使用个人信息数据时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推进非公共数据按市场化方式共同使用、共享收益的新的模式。支持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物流企业、数据分析和加工企业、征信机构、行政部门、公共服务机构等数据大户建立市场化的数据分享机制,为绿色金融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建立数字资产市场,着力解决数据产权落地、数据资源配置优化的问题。在数据交易和数字资产市场中,认证是关键环节,可以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数字信任机制,建立可信的认证工具,解决数据和数字资产所有者的确权问题,实现数据可信、产权可信、授权可信、合约可信、法人可信。

最后,李礼辉强调,弥补数字鸿沟,着力解决新智能时代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数字服务获得难、信息落差大的问题,扩大数字接入的渠道,扩大数据共享的范围,提高数字服务的可得性和易用性,降低数字服务成本,让公共数据更容易获得、更容易理解,切实改进与平民百姓密切相关的数字服务,包括绿色低碳生活等。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