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大兴团的市人大代表聚焦产业强区、宜居宜业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北京商报记者也在大兴团小组会现场采访了医药、航空等领域的代表,他们就大兴区锚定新“兴”产业、系统推进创新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与建议。
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兴区正重点打造临空产业、生命健康、先进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氢能源、数字经济、商业航天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国际化水平全面升级。
“科技·医药+金融·服务”
生命健康产业是大兴区四大产业集群之一,2024年大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达737亿元。被誉为“中国药谷”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是北京南部规模大、发展成熟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了12家国家级检定研发机构和3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人大代表李贵凡所在的企业——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他介绍,公司2008年初迁入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公司当时员工只有60多人。在大兴区政府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支持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扶持下,现在企业注册资金10亿元,投资规模近85亿元,员工1400余人。目前拥有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等8个上市产品,2024年,占地135亩、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新型疫苗国际化产业基地投入使用。”李贵凡说。
事实上,通过做好重点企业产品研发和扩大生产服务,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精准培育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目前,已上市药品282款、医疗器械357款;上市药械产品中,共28家企业、341项产品通过国际认证,覆盖百余个国家及地区。龙头项目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等国家法定机构共同构筑具有权威价值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通过打造“科技·医药+金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整合供应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持续优化产业基础服务和共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命健康产业的政策、监管、金融、市场、临床、研发和服贸于一体的创新生态。
临空经济与大兴机场互相成就
谈及新“兴”产业,临空经济必不可少。从2019年秋天到2024年9月,地处京津冀核心腹地的大兴国际机场已经通航五年。
2024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投运五周年,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941万人次,国内排名跃至第6位。大兴临空经济区雄姿初显,42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成功跻身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
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洋介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至今,客运航司通达航点180个,旅客吞吐量超1.3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93万吨。随着我国免签“朋友圈”的扩容,越来越多外籍旅客将大兴作为畅享中国行的首站之选。在大兴国际机场的带动下,临空经济区正显现出勃勃生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核心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规划了航空物流区、科技创新区和服务保障区三大组团,战略定位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北京市人大代表、厦航北方总部华北营销中心市场销售处副经理王东建议,改善交通便利性、增强地区间互联互通是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消费活动、激发消费需求的有效措施。大兴临空区国际会展消费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已获市政府批复,亟须进一步完善临空区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
具体来看,他建议,在大兴临空经济区内,紧邻大兴国际会展消费片区的临空区廊坊片区内的主干道路(冀兴路)已经修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货邮一路的边界,整体路网具备与北京通车的条件,建议尽快打通断头路,在冀兴路和货邮路的交界增设进京检查卡口,或者加快大兴临空经济区进京检查站外移工作,使临空区内部道路直接贯通,缩短通勤时间和检查等待时间,加快航空物流区内人流、物流高效顺畅流动,降低物流成本,提速大兴临空区建设发展步伐。
打造数据要素“北港南岸”联动
过去一年,大兴区加快构建具有特色范式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路径,推动全国首家数字生态出海创新服务基地等多个示范性项目落地,打造数据要素“北港南岸”联动发展模式,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大兴区已建设全国首家数字生态出海基地——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该基地目前出海方向以中东、东南亚、日韩等为重点,为出海企业提供出海咨询、合规准入、落地运营、工商财税、品牌营销、投融资等全栈式出海服务,为国内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与海外企业“引进来”架设双向融通桥梁。
自启动以来,出海基地组织30余家意向出海企业赴阿联酋、沙特开拓市场,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70余家专业服务团队建立出海生态合作,落地近百家创新项目,举办出海论道、商务合作对接会等品牌活动近40场。
当前,出海基地正加快构建“1+3+N”国际合作格局,包括以“两国双园”模式为核心的双向投资合作平台以及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国际会客厅等配套建设,通过“组团式”服务帮助企业以更低的要素成本“轻松上阵”走向全球开拓市场,织密全球合作网络。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