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连接政府和市场的桥梁纽带,财政金融工具同样在消费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1月10日在国新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财政部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通过推动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培育新的消费行业、改善消费条件等来支持提振消费。
落地北京,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内容中提及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充分完善政策工具箱,培育富有活力的内需体系,增强经济增长稳定性。
1月16日,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来自经济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博恩资产总裁杨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多数企业都在收缩支出,收缩支出容易陷入通缩局面。只有上游企业增加支出,下游企业才能增加收入,这是一个正循环的通路。因此,只有政府适当增加赤字,进行逆周期调节,在相对理性范围内增加赤字,才能够把上述正循环稳定住。
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及,回顾2024年一年来的工作,北京主动实施逆周期调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8397亿元,增长5.3%。杨鑫表示,这对于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活力是力度很大、很有魄力的举措,能够让市场感受到北京市发展经济、提振消费的决心。
从政府主导性地位来增加开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的方式来刺激企业和消费者增加消费与投资,从而带动整体经济活动增长。“未来,财政支出结构可以进一步优化,关注消费领域,积极看待财政政策对于提振消费的重要作用,这一点至关重要。”杨鑫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文 张笑嫣/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