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12月20日,由中外企业文化、北京商报社主办的2024年度(第十届)北京金融论坛暨北京金融业十大品牌揭晓活动在北京召开。在“低利率下财富管理新方向”的圆桌对话中,信银理财投资研究部副总经理李伟华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的投资环境中,信银理财作为一家具有银行背景的财富管理机构,正面临转型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我们的客户群体主要偏好稳健收益型产品,这促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应探索更加有效的投资策略”
李伟华指出,首先,继续抓住固定收益类产品相对确定性的机会。尽管票息收入难以单独满足客户收益期望,但信银理财通过增强资产配置能力、优化交易策略以及利用分行网络优势挖掘信用债机会来提升产品收益。此外,信银理财还善用牌照优势获取优质非标资产,进一步增厚固收类产品回报。
其次,在股票市场方面,李伟华指出,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复苏,权益市场的潜力不容忽视。因此,信银理财加大了对含权产品的布局,以期待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收益来源。为了应对权益市场的波动性,信银理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严格控制仓位、加强止损止盈机制、采用成本保本策略,充分利用套期保值工具来降低风险。
针对客户结构特点,李伟华强调,信银理财将加强存量客户的陪伴与转化,逐渐引导客户接受“固收+”含权类产品,并探索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权益理财品牌,吸引更多新投资者。
针对如何平衡好含权产品的收益及风险,李伟华进一步表示,股市具有明显的高波动特征,而银行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整体较低,需要结合理财客户特征,控制好风险和波动。一是投资端要控制好权益仓位。根据客户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征,制定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区间,加强投资纪律管理,严格做好止盈止损。二是积极利用CPPI策略等控制风险。通过动态调整投资组合的固收资产和权益资产的比例,通过设置安全垫的方式,在实现保本目标的同时,追求投资组合的适度增值。
三是探索通过被动投资形式入市。银行理财权益投研能力建设正在路上,主动权益投资能力有所不足。但银行理财自上而下的投研体系和把握能力相对较好,后续可以通过指数或ETF等形式入市,分享资本市场发展β机遇。四是转化和开发合适风险偏好客户。一方面,引导部分存量理财客户转化为适合投资含权理财产品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做好含权产品业绩,吸引市场上更多合适风险偏好的客户投资含权理财产品。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