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保险作为支持科技创新、分散科技企业风险的重要工具,正日益受到业界和市场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保险业在科技保险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推出了众多创新产品,还在服务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保险业正在科技金融发展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护航者”,一方面,科技保险在为企业分担风险、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保险机构和科技企业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提升专业能力、完善风险评估和定价机制,以推动科技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
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科技保险作为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从《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到《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均提出完善科技保险的产品体系。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对保险公司而言,现有的科技保险的政策利好主要表现是关于保险公司在投资科技企业及开展科技保险业务时降低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这既包括科技保险适用财产险因子计量最低资本,降低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从而降低科技保险对最低资本金的占用;也包括对于保险机构投资科创板上市公司普通股,下调其业务风险因子,以鼓励保险机构投资科创企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整体而言,政策鼓励保险机构聚焦科技型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从实验室安全、网络安全到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提供精准的金融支持。
当前,科技保险的发展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太平科技保险的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履约保证险项目已在浙江省26个区县及四川省乐山市落地推广,并与头部数商企业合作,创新落地数据资产入表服务+保险合作模式。国任保险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为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累计支持信贷金额20余亿元。阳光财险也为近400家科创类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390亿元,有效支持了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风险防控产品涌现
随着科技型企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这些企业的风险特点愈发突出。
面对这些痛点,各家保险机构纷纷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以满足科技企业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
太平科技保险聚焦“应用研发与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科技孵化与产业赋能”三大主题,推出了科技企业研发中断保险、知识产权保险、科技成果转化保险、数据安全保险及数据资产入表损失保险等一系列创新产品。
国任保险则联合微众银行推出了科研保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费用风险保障。
为满足科技企业的复杂需求,实验室一切险、数据资产入表保险、科技成果先用后转保险等险种先后落地。比如,中国人寿财险针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安全隐患,推出了覆盖全风险、全场景的实验室一切险。该产品不仅打破传统保险的承保范围,还弥补了实验室领域风险保障的空白。首单已在某高校化工实验室落地。
阳光财险在知识产权保险领域进行探索,推出了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等产品。这些保险产品为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提供了全方位保护,降低了企业在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
太平科技保险的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供需不匹配问题。国任保险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等产品,为科研机构和概念验证机构提供了定制化的保险方案,加速了技术孵化和商业化进程。
定价等难题待攻克
科技保险正迅速崛起,成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力量。从研发到成果转化,从政策支持到产品创新,保险业不断完善科技保险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然而,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品定制化不足、市场接受度较低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科技保险涉及的风险较为复杂,不同科技领域的风险特征差异较大,且缺乏充足的历史数据支持。这使得保险公司在风险评估和定价上面临较大困难。例如,新兴技术风险难以量化,导致保险产品的定价不够精准。
此外,科技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中可能面临多种风险交织的情况,使得风险评估和定价工作更加复杂和艰巨。科技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中可能面临多种风险责任认定问题。由于科技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风险责任的认定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和因素。缺乏规范的定损标准和方法使得保险公司在理赔过程中难以准确判断损失程度和责任归属。这可能导致理赔效率低下和纠纷频发等问题。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科技保险的发展,但目前的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影响了科技保险的推广和应用。
科技保险作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正逐步展现出其在分散风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障科技企业稳健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面对风险评估与定价难题、科技企业风险责任认定复杂等挑战和问题,保险机构仍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专业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发展需求。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