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阿根廷宣布取消90%税收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网编:武杉 2024-12-16

就任一年后,阿根廷总统米莱拿出的成绩单似乎是亮眼的。以牺牲消费为代价的通胀放缓在物价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得益于削减能源和交通补贴、裁减数万名政府工作人员、停止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冻结工资和养老金等一系列紧缩政策,米莱的“休克疗法”让阿根廷月度通胀率从2023年12月的25.5%放缓至2024年10月的2.7%,系三年以来最低水平。

接下来,米莱的“电锯改革”还将继续。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先驱报》报道,米莱近日发表执政一周年电视讲话时表示,2025年将进行一揽子政治、安全和财政改革,其中包括取消90%的现行国家税收。

米莱称,阿根廷明年将继续削减公共开支,计划裁撤各政府部门下设的国务秘书处和分秘书处以及部分国有企业。在安全改革方面,阿政府将推动联邦警察改革和加强跨境合作打击毒品力度,并计划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等。

米莱还表示,阿根廷明年将推进大幅减税政策:除了取消“90%的国家税”,他还承诺允许地方自主管理税收。米莱称,将在2025年永久性取消货币管制,除纳税系统以外,阿根廷国内市场可以自由使用本币比索及其他多种货币进行交易与结算。同时,阿根廷将恢复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以简化税收制度和分散税收管理。此外,米莱称,将采取新的步骤关闭中央银行。

而在国际贸易方面,米莱表示,阿政府将在基础设施、采矿、钢铁、能源、汽车、科技、石油和天然气等领域再批准数十亿美元投资。米莱将推动与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得益于我们的外国投资激励计划,我们将迎来一个外国投资增长的阶段。大型投资将带来商业繁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我们的经济注入‘强心针’。”米莱称:“真正的‘电锯改革’即将到来。”

最新数据显示,市场预期阿根廷比索汇率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目前的价格反映出市场预期实际汇率将保持稳定直至2025年3月,到2025年12月实际贬值6%,到2026年6月实际贬值7%,但一切尚未尘埃落定。分析师认为,“这场比赛是长期的,关于第三阶段以及取消外汇管制后的汇率机制仍未有定论”。

12月10日是米莱就职阿根廷总统一周年。阿根廷《号角报》称,在36分钟的全国讲话中,米莱宣布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在过去几个月间,米莱对阿根廷展开了疾风骤雨般的“休克式”改革,以重振阿根廷经济。

“米莱执政一周年下的阿根廷:通货膨胀下降但贫困加剧。”《纽约时报》以此为题报道称,对于许多普通阿根廷人来说,米莱的经济改革手段是痛苦的。他的政府将公共支出削减了近1/3,取消了对公共交通、取暖费和食品的价格控制与补贴,使得更多人面临经济困境。然而,也有许多人看到了政府紧缩措施中的积极面,比如物价在最近几个月里相对稳定。

《纽约时报》援引最近的一份民调称,米莱上任一年后,约有56%的阿根廷人对他持积极态度。报道称,在竞选总统时,米莱曾提出更为激进的计划,包括放弃比索改用美元等。不过,他上台后的政策远不如许多人预期的那样激进。“米莱的初步计划比他的竞选言辞要理性得多。”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这些计划更务实”。

美联社认为,去年许多人预测的米莱新政可能导致的大规模社会动荡并未发生,这令人感到惊讶。这显示出阿根廷人在经历多年经济危机后迫切渴望变革的心情,也部分源于米莱的预期管理,他此前就曾警告说:“情况在变好前会变得更糟。”不过,该报道认为,阿根廷仍面临“不确定的未来”,外国投资者对阿根廷能否走出阴霾仍持谨慎态度。

《纽约时报》还称,在阿根廷以外,米莱的经济政策和激进风格提高了他的国际知名度。报道举例称,一方面,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称赞米莱带领“阿根廷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展”。印度裔美国企业家拉马斯瓦米表示,米莱式的削减开支可以为美国缩减政府规模提供“合理方案”。但另一方面,批评者认为,米莱的激进政策可能最终会抑制经济增长,比如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对汇率的管控虽然支撑了比索,但削弱了阿根廷出口的竞争力,而对大学、研究中心和医院投资的减少,可能“从长远上削弱阿根廷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阵痛已经开启,何时走出经济低迷还是未知数。德国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现在阿根廷经济学家之间最热议的话题是,该国经济复苏究竟会以V形、U形,还是持续低迷的L形表现出来”。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