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重变化冲击下,传统的养老观念开始受到挑战,当前哪一种养老方式成为新选择?一份报告揭开了面纱。12月8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商业养老白皮书2025》显示,在问及是否考虑入住养老社区问题上,59.9%的受访者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愿意入住养老社区,养老社区渐受青睐的原因包括,既能够提供专业的服务、丰富的活动和舒适的环境,还能够满足现代家庭关系需要等。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险企布局养老社区在“大额保单+入住权益”主流模式的基础上已经产生了另外一种创新模式,即“大额保单+入住权益+服务支付”。
当下,老龄化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银发浪潮来袭,保险业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又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布局养老社区迎创新模式
想住养老社区的人占多大比例?12月8日,在第三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大家保险集团与益普索(中国)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商业养老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现代家庭关系下专业养老机构渐受青睐。在问及是否考虑入住养老社区问题上,59.9%的受访者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愿意入住养老社区,49.1%的受访者即使在有家人照顾的情况下仍愿意入住养老社区,其中中年受访者接受比例较老年受访者高19.1个百分点。
根据白皮书,养老社区作为一种养老方式选择,既能够提供专业的服务、丰富的活动和舒适的环境,还能够满足现代家庭关系需要,因此渐受青睐。针对多样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国内市场已初步形成了旅居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三种主流模式相互衔接补充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养老社区逐渐受青睐的原因包括,养老社区提供专业的服务、丰富的活动和舒适的环境,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养老社区能够满足现代家庭关系的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养老方式。
其实,受青睐的不只有养老社区。近年来,大众对保险的接受程度逐渐提升。在政策支持下,结合当前整体存款利率下行、投资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保险的稳健性、抗风险性特征被越来越多人认识,调研中有57%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保险产品进行养老准备。保险和储蓄、理财、基金等一起成为重要的养老财务规划工具。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从保险业出发,险企打造的养老社区正呈加速扩容之势。截至目前,已有超10家保险机构以或轻、或重、或轻重结合的投资方式筹备养老社区,且已有至少数十家养老社区项目在各地相继开业。
险企布局养老社区的模式几何?白皮书显示,“大额保单+入住权益”成为险企发力养老社区的主流模式。通过缴纳一定额度的保费,可为自己或者父母获得在保险公司建设的养老社区的入住权益,在符合条件后入住,入住自行缴纳入住费用。“大额保单+入住权益+服务直付”则为当前的创新模式。购买养老社区专属保险产品后,不仅可以获得社区的入住权,还能够用该产品未来的保险金直接支付社区月费。未来,保险公司可能不再仅承诺提供固定金额的保险金,而是承诺提供固定期限的养老服务,从而让老人享受到高质量且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
“大家人寿力争在2030年末全面建成‘保险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在产品端通过全方位的保险保障产品,满足客户健康管理、长寿富足、健康无忧和传承有道的养老金融需求;在支付端通过‘大额保单+入住权益+服务直付’,实现支付和服务端的融合连通。”大家人寿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叶非表示,保险行业作为长期耐心资本,其资金规模大、投资周期长,恰好匹配养老行业前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保险资金追求长期稳定的回报,养老行业也符合这一特质。
如何借势发力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被列入国家金融工作重点任务之一。
政策面上,金融监管总局也发文指出,养老金融要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支持保险机构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的有效衔接。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养老金分会会长金维刚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在长期护理服务机构中推行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目前,各地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正在逐步提高,质量明显改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他建议,从多方面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目前,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加大养老方面的投入,但当下整个产业还存在着一定的痛点难点,那么,保险业和养老产业该如何更好地融合协同发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老龄化背景下,保险业的发展机遇体现在市场需求增长、多元化养老供给等方面。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养老保障需求旺盛,保险业可以通过开发养老保险产品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保险作为多元化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丰富养老供给,提升养老品质。
世界院士专家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吴高斌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更好地融合协同发展,除了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保险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产品创新层面,保险机构还应不断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此外,保险机构通过与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养老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些措施,保险业与养老产业有望实现深度融合,以共同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需要关注的是,近期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提出,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产良性循环。业内人士表示,完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促进养老金增长,这可以形成大量长期耐心资本。
“保险业可充分发挥保障功能与连接康养服务等优势,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险业可以积极探索‘保险+’创新商业模式,处理好养老金、医疗保障、长期护理保险与医疗健康、长期护理及其他各类服务系统之间的关系。”柏文喜进一步表示,险企通过一定的模式布局养老社区,可以促进保险与养老服务的结合,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养老解决方案。整体而言,保险业通过与养老产业的深度融合,需要形成合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