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程靓)12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方公众号消息,轨道交通3号线(东四十条站—东坝北站段)、12号线(四季青桥站—东坝北站段)即将通车,开通后对于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居民出行结构、服务沿线重点功能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轨道交通3号线(东四十条站-东坝北站段)途经东城区、朝阳区,全长约15.7公里,设站10座。线路衔接了大型体育场馆、综合交通枢纽和重点功能区,将有效补充中心城区东北部轨道交通服务;12号线(四季青桥站—东坝北站段)途经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全长约28.9公里,设站20座。线路串联了中关村、望京、东坝等重点功能区,是贯穿东西的骨干线路。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方公众号截图)
具体来看,两条线路主要有四方面的特色。一是串联东西,沟通南北。两条线路共有18座换乘站,可实现与多条南北向轨道交通线路的联通,进一步拓展了沿线市民轨道出行的可达范围,补充了中心城区东西向轨道交通廊道,优化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
二是站城融合,活力廊道。两条线路坚持一体化理念,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的充分融合,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分期建设。引导城市活力向轨道沿线集聚,打造职住平衡、功能复合、站城一体的活力廊道。
三是功能复合,生态宜居。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共址建设车辆段,并进行综合利用。东坝西站、东坝北站形成“一段两站”的城市节点,可提供约90万平方米的住宅、45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空间,形成了上下联动、复合高效的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特色区域。
四是科技赋能,低碳高效。两条线路均可实现无人驾驶,依托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有效提升了运行效率;同时,还可实现“4+4”灵活编组功能,在运营高峰期和平峰期根据客流需求灵活转换,节约运营成本。
此外,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引导轨道交通与各项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多措并举,高质量做好站点一体化规划设计,打造一批站城融合的示范项目。
其中,工人体育场站,助力更新,重塑城市公共空间。该车站是3号线、17号线的换乘站,与工人体育场更新改造工程一体化建设。车站连接工体地下配套商业、城市公园综合体,打造与公共交通系统相辅相成的文化体育消费流线;同时,预留未来和三里屯商圈地下连通条件,分流瞬时人群,缓解拥堵压力,为市民提供安全便利出行、品质消费、健康运动的一站式生活服务。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方公众号截图)
朝阳站,便捷换乘,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作为北京市“八站两场”重要枢纽之一,车站是多种交通方式的集中交汇点。车站通过打造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集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将便捷的交通换乘空间和丰富的商业空间有机融合;同时,车站南侧区间与商业地块一体化规划设计,同步实施,以枢纽为核心,串联起商业地块和车站,形成岗位密度高、商业活力强的站城一体化生活圈。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方公众号截图)
东坝北站,集约高效,促进土地高效利用。车站作为北京市首批轨道微中心之一,也是3号线、12号线同台换乘站。围绕轨道微中心进行高强度开发,充分利用市政道路、建设用地内地下空间,随轨道同步实施连接两侧用地的城市连廊,确保各用地间的紧密衔接,并为后续开发建设预留空间,探索了轨道交通一体化项目分期建设的新路径。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方公众号截图)
大钟寺站,融合设计,打造品质活力空间。车站为12号线、13号线换乘站,与南侧中坤广场改造项目同期设计与建设。车站出入口与下沉广场商业空间直联直通,实现轨道交通服务与商业服务的互补共赢,构建立体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了城市活力,成为区域特色生活节点。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方公众号截图)
据悉,下一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将坚持轨道引领城市发展,以轨道交通一体化为抓手,继续在优化地区功能、促进职住平衡、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