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频道

上汽大众合资续约划重点 加速“智能+新能源”转型

出处:北京商报 网编:产经中心 2024-12-03

40年前,上汽大众的成立拉开中国汽车合资时代大幕。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之际,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延长合资协议,将上汽大众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高度“内卷”,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从产品转型到智能化提速,为上汽大众定制发展路线。

企业供图

强基固本40年

1984年10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建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的签字仪式,中德双方投资比例各占50%,由此开启中国汽车合资合作波澜壮阔的40年。

企业供图

彼时,中国汽车产业基础薄弱,从人才培养、零部件产业布局、技术研发、制造体系均处于萌芽阶段,随着上汽大众进入中国市场,迅速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合资合作模式下的首款产品,桑塔纳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为上汽大众积累宝贵经验,为中国汽车工业带来先进制造经验的同时,更为后续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下,上汽大众更带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迅速扩容。数据显示,1986—1991年,能够满足德方质量标准的上汽大众供应商从1家迅速增至127家;1995年和1997年,上汽大众成为国内汽车行业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更为中国乘用车质量标准树立标杆。

随后,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合资公司开始积极借鉴和利用德国大众的全球化观念与成功经验,构建功能完备的国内最优秀的营销网络。深耕中国汽车市场40年,上汽大众推出帕萨特、朗逸、途观等爆款车型,累计销量超2800万辆。应该说,上汽大众的到来,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从0到1的跨越。

合资合作2.0:从引进到共创

目前中国车市激烈竞争,上汽大众面临的挑战不亚于40年前。上汽大众股东双方表示,新合作期内,将结合汽车行业转型趋势以及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融合各自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手、技术合作,持续打造“更懂中国市场”的好产品,开启由“技术引进”到“技术共创”的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2.0全新阶段。

此次签约后,上汽大众将全力以赴投入以“技术合作”为核心的本土化发展战略中。为此,在产品结构上,股东双方将同步加快对上汽大众产能布局的整体研判、调整升级,加大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转型。据悉,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18款新车,其中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产品多达15款。

企业供图

数据显示,去年上汽大众ID.家族以13万辆的成绩稳居合资纯电销量榜首;今年前10个月,上汽大众新能源车型销量突破11万辆,位列合资纯电动汽车销量首位。未来,上汽大众将在现有ID.家族车型基础上,继续扩大新能源汽车产品攻势,产品阵容将实现纯电、插混与增混三大技术路线的全覆盖。

此外,明年上汽奥迪的新豪华电动品牌AUDI将正式推出首款B级车型。2026年起,基于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开发的2款紧凑级电动汽车将首次投入市场,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款增程版车型也将陆续加入上汽大众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阵容。

企业供图

如今,智能化标签对于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同样重要。上汽大众加速推进产品智能化,践行“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其中,途观L Pro和帕萨特Pro已于今年上市。在此基础上,途昂Pro将在明年初焕新上市,谱写“Pro家族”三部曲。

打造智电汽车生态圈

加码产品转型的同时,上汽大众将进一步带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和产业新生态的集聚。

据了解,安亭生产基地作为上汽大众的发源地,也是其核心生产基地。2015年起,上汽大众便开始推进安亭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规划升级与产城融合,这种全方位的发展模式,推动安亭基地朝着 “三个中心”——电动化生产中心、研发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加速升级迈进。

企业供图

今年以来,上汽大众相继与安亭镇及相关方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加快安亭基地的转型升级,带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和产业新生态的集聚,致力打造智电汽车生态圈。同时,其他区域也根据市场变化和新的生产需求进行调整,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区域间的经济共融,加强零部件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事实上,上汽大众深耕中国市场40年,同步促进了福耀玻璃、延锋等零部件企业快速成长并成功从国内市场走向全球市场。40年后,上汽大众持续推进产业链延长、生产基地转型,在加快企业自身转型的同时,带动本土化产业链融合发展和产业新生态的集聚。

此次提前续约,充分体现了中德双方对40年合作成果的认可,对合资企业、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也意味股东双方合力赋能上汽大众的未来发展蓝图已经清晰、坚实。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