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频道

优化调整专业、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教育部发文促就业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方彬楠 网编:产经新闻中心 2024-11-13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截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他们的就业更是备受社会关注。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通知》开篇即提到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其中,要求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等。专家表示,此次《通知》提出的要求,着眼于未来若干年,具有更加长远的眼光。优化学科专业,已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而是关乎国家经济、产业、科技与人才一体化发展,高校专业调整要避免与市场“油水不沾”。

进一步加强调整优化

供需平衡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才是其中核心要素之一,高校则是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的重要阵地。

在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方面,《通知》要求,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各地各高校要结合本区域发展实际,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提高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更好促进供需适配。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及时调整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大学生当下的就业形势,都要求高校进行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近年来,教育部也年年提及。熊丙奇表示,此次《通知》提出的要求,着眼于未来若干年,具有更加长远的眼光。

对于《通知》中提到的“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目前一些对就业评价的第三方机构,把专业的就业情况评价为红牌专业、黄牌专业,供学生、学校参考。

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一些省份设有专业预警机制: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低于50%的专业实行红牌提示;以专业设置率、生师比、就业率、一志愿录取率和师资队伍水平作为衡量指标,高校专业若“踩中”其中任意两项,则被列为预警专业,作为校方调整专业的参考。

专业与时代存在脱节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我国一直在进行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只不过近年来力度空前。

资料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进行多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调整。近年来,伴随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新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大量新业态,一些专业逐渐显露出与时代脱节的问题。

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超过500万,大数据人才缺口将高达230万人,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达100余万人,低空经济催生的“飞手”(即无人机操控员)人才缺口达到100万人。

更重要的是,当下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近年来高校专业调整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出现新特点、新趋势和新需求的情况下,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等进行的适应性调整,重在新时代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进行前瞻性专业布局,力求在理工科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绿色低碳,以及社会科学如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通过布局相关专业,培养急需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自主性和安全性发展需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学科专业调整优化要增减挂钩,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占比进一步提高。

到了2024年,高校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专业调整:今年全国高校已经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布点1670个。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曾对此表示:“调整力度应该说是空前的。”

传统专业会不会消失

“高校专业发展的小逻辑必须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高校专业设置的第一准则是社会需求。”吴岩此前如此表示。

在专业优化调整中,新闻、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均受到波及,尤其是作为曾经专业领域的王牌“建筑”和“土木”,如今也危在旦夕。

熊丙奇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确实有一些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是功利化和短视化的。据他观察,目前部分比较难就业的专业,很多是高校一哄而上增设的专业,导致开设的学校多、招生规模大,但社会需求跟不上,因此这些专业变成了冷门专业。近几年撤销的很多专业都是多年前增加的热门专业。他举例说,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由于未能办出特色,学生就业不如预期,均被列入裁撤名单。

那么,这些专业会不会消失?在宋向清看来,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部分可能会被淘汰,部分会通过转型和改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例如,土木工程与建筑专业不会消失,但会转型与融合。他表示,经济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仍在。土木工程和建筑专业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未来,土木工程和建筑专业可能会与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进行更多的融合,培养出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熊丙奇则对高校的专业优化调整给出了建议,高校在调整专业时,必须转变追逐热门的老思路。不仅要理性分析社会的现实需求,也要考虑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看,国家正布局一些新专业,但这些专业究竟有多少社会需求,还是要准确地去进行预判。从高校自身来看,要充分考虑有没有开办专业的条件,例如现在火热的人工智能专业,高校要结合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来进行论证,要能够办出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否则不管这个专业如何热都不开办。“一个专业,哪怕被认为是冷门,但这一专业是本校特色专业,培养的是社会必需的人才,学校就应坚持举办,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

储朝晖则建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重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高校专业调整要避免与市场“油水不沾”。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