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昌平区专场获悉,今年上半年,昌平区GDP同比增长6.8%,排名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3%,在全市排名上升了两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3%,2023年增长了8.4%、排名全市第一。近年来,昌平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抢占合成生物制造、机器人等发展先机,三大千亿级产业集聚态势日益凸显。此外,昌平区全域推进校城融合,聚焦南口镇、马池口镇、沙河高教园“两口一园”规划布局,谋划推进清华国重基地、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未来大学科技园“三大项目”建设,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新的战略支撑。未来,昌平区将全面提高区域综合承载力,努力打造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专精特新企业达700家
昌平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支现伟表示,昌平已经汇集了69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0个工程技术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市的1/3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5%的较高水平,培育了上市企业38家、位居平原新城第一,专精特新企业700家、小巨人企业61家、独角兽企业5家,均排名全市前四。此外,昌平区近三年产业投资年均增长超20%,产业用地供应连续三年超过千亩,推动医药健康和先进能源产业收入年均增长超15%,先进制造业上半年增长8.5%,三大千亿级产业集聚态势日益凸显。
据了解,近年来,昌平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抢占合成生物制造、机器人等发展先机,积极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
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昌平区副区长柳强指出,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昌平区将强化与高校院所、创新型企业产学研用协同,孵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从1到10转化;在机器人产业领域,昌平区将继续完善产业生态,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平台布局,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努力将昌平打造成北京机器人产业应用示范高地。
支现伟表示,昌平区将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以推动研发经济破题为关键,全力推动未来科学城在全国科学城建设和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中走在前列,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新优势,努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承载地。
已入驻高校41所
昌平是北京高校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入驻了41所高校,其中双一流大学14所,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支现伟表示,近年来,昌平区坚持把校城融合作为重大机遇,先后与12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两口一园”规划布局,加快推进“三大项目”建设。“两口一园”指的是南口、马池口和沙河高教园,这是昌平科教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也是昌平区校城融合的着力点。在南口镇,昌平区引入清华大学创新资源,利用“南口三大厂”的老厂房,建设清华国重基地,将成为清华大学主校区以外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在马池口镇,昌平区依托北京大学新燕园校区,建设北大产教研融合中心,将打造成高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集群,实现北大新工科与区域发展的协同联动。
同时,支现伟谈到,沙河高教园作为全市两个大学园区之一,已入驻8所高校的9个一流学科、66个一级学科、45个整建制学院、49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现有师生6万余人。
据了解,沙河高教园正处在从园区建设向成果转化的转型阶段。
昌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刘晓东表示,昌平区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北航、北邮等10所高校,共同完成未来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计划分三步走,到2027年,转化高校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600家以上,吸引高水平人才500人以上,争创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试点;到2030年,引聚千名高水平人才,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到2035年,培育若干千亿级产业链及全球领先的未来产业,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当前正在围绕第一步目标,先行启动五个起步区特色园建设,三年内将基本形成“一园多址”的开放格局。
105家首店落地激活新消费
近年来,昌平区深化消费融合,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支现伟指出,昌平年轻人多,人口老龄化率全市最低(为14.9%),消费能力强,是全市的消费大区。近年来,昌平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出建设北京融合消费创新示范区,实现全国首家超极合生汇开业即火爆、四个月时间客流量就超过1540万人次,前几天北京最大的山姆会员店也实现了封顶,沙河万达广场将于今年“十一”开业。同时,在新城东区规划了近120万平米的商业Mall和滨水商街,加快保利未来大都汇、华润未来城市等项目建设,为市民朋友提供“烟火气”与“时尚范”交融的消费体验。
支现伟谈到,昌平区出台了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加快超级充电桩示范区、新能源汽车交付中心建设,面向汽车、家居、家电等领域发放消费券3000万元,撬动销售额超18亿元。此外,昌平区还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乐多港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首开LONG街当选“夜京城”打卡地,仅今年上半年,就吸引首店落地105家,同比增长超90%。
支现伟表示,昌平区将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高区域综合承载力,努力打造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王蔓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