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专家、学者、媒体组成的深蓝智库企业文化研究院“新质观察团”来到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华电产业园。通过参观采访、座谈交流,深度了解华电科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以及企业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型平台企业奋进中的经验和思考。
以科技创新主导新质生产力发展
座谈会上,华电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刁培滨介绍道,作为历经46年发展的老牌国有企业,近年来,华电科工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释放科技创新强动能,焕发出了崭新的面貌。
据刁培滨介绍,新一届的华电科工党委在2023年中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坚持科技创新和资本运营“双擎驱动”,优化巩固产品、投资、工程“三足鼎立”,做深做实产业基地、开发体系、业务谋划、治理能力“四个布局”,做强做优科技研发、战新产业、绿色转型、国际业务、深化改革“五个平台”的“2345”发展战略,这一整套战略部署是华电科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使得华电科工在资源整合、产业培育、改革创新、资金支持、人才支撑、考核评价等领域形成支撑并加速突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型平台企业。
目前,华电科工内共有21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拥有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能源生物燃气高效制备及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2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另有11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国务院国资委和省级示范企业2家、小巨人1家)、单项冠军企业1家。截至2024年6月,公司共持有授权专利3205项;261项科技成果通过科技评定;累计获行业级以上科技奖励总数26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72项。其中,海上风电成果2024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布局九大战新产业
华电科工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做优存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做强增量,推动战新产业培育壮大。
据了解,目前,华电科工聚焦氢能、生物质能、储能、港口高端装备及绿色智慧系统、CCUS等节能环保、综合智慧能源、海洋能源、新能源+氢储氨醇投建营一体化、机器人与数智化等九大战新产业。在产业规划布局、关键技术创新、路径模式探索、市场推广应用、产业生态构建上持续发力,全力打造“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战新产业体系,加快孵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这其中涌现出了不少亮点项目,例如河北华电丰宁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采用国内首创、华电自主知识产权的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气技术,是国内首例采用干湿耦合厌氧制气技术的近零排放生物质沼气项目。
氢能产业,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入选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今年4月,辽宁华电铁岭新台子一期25兆瓦离网风电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全容量投产,正式启动商业运行。项目从施工到调试历时8个月,用“华电速度”开创了规模化风电全离网制氢先河。
海洋能源产业,积极拓展波浪能、潮流能、潮汐能、海上风电制氢氨醇、海上能源岛、零碳港口等海洋能源及相关产业,因地制宜布局新型储能,推动“可再生能源+储能”深度融合。
刁培滨认为,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战新产业是求新、向绿、提质、增效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新旧动能转换发挥引领性作用。
“赛马”跑出创新团队
在探索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优秀团队的搭建和人才梯队的培养建设可以说是组织能力的核心之一。在这方面,华电科工也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机制。本着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科学调配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资源的原则,建立差异化管控模式和容错机制,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遴选标杆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实现新质生产力转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吕维霞将新质生产力结合对华电科工旗下产业的调研总结为“高科技为统领,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绿色开放共享为基础”。她表示,在能源行业领域,强调政企合作模式下,应当以内驱力为核心,政府与企业目标一致、利益一致,相互配合、共建共治,形成高效协同的治理体系,共同推动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徐耀强认为,国有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向“新”发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格局;要向“智”赋能,着力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空纵深;要向“绿”而行,着力构建新质生产力基准形态;要向“变”而行,着力适配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破解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供给。
“同·创”鼓舞华电科工人前行
近年来华电科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企业文化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相辅相成的。据刁培滨介绍,“创新奋进 奋勇争先”的华电奋进文化是整个华电集团的文化,华电科工40多年传承的“同·创”基因与其一脉相承。华电科工所倡导的“同心同向同行,创业创新创效”的精神对于新质生产力也非常契合。
这样的企业文化,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落实成为对员工成长的持续关注:通过及时发现、定期选拔人才,强化对科技人才的评选表彰,推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工作环境。华电企业文化中所倡行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也呈现出“我能、我行、我来”的积极主动有担当的特质,引导科技工作者争做科技兴国、工程报国的建设者、创新者和奋斗者。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于华电科工“同心同向同行,创业创新创效”的“同·创”精神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在此基础上,应该有“六个同,六个创新机制”:包括多家出力,“共同”投资;经济增长和研发同步;用资本换时间,与时代同步;与外部企业单位合作“同力”;与高校合作同培训;产学研和政府同赢等。李锦认为,要向“新”要质,以“改”发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关于深化国企改革,在推进创新机制的建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战新产业的培育上,华电科工对更多国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北京商报记者 张函
链接:
深蓝智库是什么?
2023年5月,深蓝媒体智库正式成立。作为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智库矩阵的组成部分,“深蓝智库”建立了“政府 +媒体 +品牌+智库+研究报告”的发展模式,构建“产学研媒政”五位一体的产品服务体系,聚合区域财经领域专家人才,开展跨界协作,加强政策解读与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深蓝智库在10多个垂直领域成立了行业研究院,其中就包括2023年12月20日揭牌成立的企业文化研究院。目前智库已发布了18份专题报告,举办了20场主题沙龙,合作建立了5个调研基地。而新质观察团作为2024年深蓝智库的重点项目,将邀请专家、媒体走进多个企业,探访新质生产力的鲜活实践案例。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