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剑华:

抢占优势北京加速大模型应用落地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金朝力 程靓 网编:王巍 2024-08-07

北京作为全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密度最高、创新基础最好、关键环节最全、产业规模最大和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今年以来,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持续发力,出台多项政策举措助力行业提速。

针对近期最新发布的《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剑华表示,当前,北京在抓基础模型快速迭代的同时,也要推进应用场景的快速迭代。《“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主要考虑就是要加快大模型应用落地,而这也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相对优势。同时,围绕“人工智能+”的定位、北京首发《“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重点发展等问题,林剑华也给出了他的观点。

北京商报

/战略定位/

既要拥抱变化,也要做足准备

Q:怎么理解北京对“人工智能+”战略的定位?

A: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我们正在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到智能时代,大家基本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人工智能将会给生产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积极变量。对此,我们既要拥抱变化,也要做足准备。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就一定会存在全球性的竞争。目前,我们在技术方面不算领先,但在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上有优势,利用好这一优势,我们能以此取得突破。同时,人工智能背后的安全问题也非常重要,应加大安全保障,确保大模型应用合规、安全可信。

/两手齐抓/

一手抓基础技术,一手抓落地应用

Q:北京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是什么?

A:从当前大模型发展来看,应该是两手抓。一手抓基础模型技术提升,目前已经围绕算力、数据、算法等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加快单一大规模算力集群建设、高质量数据汇聚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另一手抓落地应用,依托我国市场规模大、产业链齐备、实体经济强等优势,建设一批行业应用基地和示范场景项目,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并通过丰富应用场景“反哺”大模型技术迭代升级,形成基础大模型和应用建设相互促进、相互迭代的融合发展体系。

/应用导向/

北京已备案上线大模型82款,全国第一

Q:首发《“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将重点发展哪方面?

A:加速大模型应用落地是此次《“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要重点推动的。“人工智能+”既是技术驱动型,也是应用导向型,大模型演进还远没有到头,通过应用来验证技术、反哺技术,可以加速大模型迭代和能力增强。同时,加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落地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相对优势。目前,北京已备案上线大模型82款,占全国(183款)比重超四成,全国第一,此时更应该紧抓机遇、乘势而上。

为此,《“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从标杆应用、示范应用、商业应用等三个维度做了部署。以医疗领域为例,基于北京丰富的医疗资源,将打造“人工智能+医疗”的标杆应用工程。探索医生与医疗智能体协同机制,优化导诊服务、在线问诊、处方生成、用药咨询、慢病管理以及家庭智能医生等医疗辅助服务。

/周期安排/

大模型的迭代速度非常快

Q:为什么《“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周期只有两年时间?

A: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解读发布会上,我提到了好几次“迭代”。当前,大模型的迭代速度非常快,从2022年底Open AI研发出ChatGPT,到今年5月Open AI宣布推出GPT-4o,也就不到两年时间。《“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实施周期是今明两年,实际上,从发布算起就是一年半的时间,这正是考虑到要加快应用落地,同时随着基础模型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应用模式和路径也要快速迭代拓展,后续还将不断总结,接续完善相关支持举措。

/支持举措/

细化研究算力券、模型券

Q:《“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之后,还将重点推出哪方面的支持举措?

A:我们将会同相关单位,全力做好政策解读和配套保障工作,市发改委将对标杆示范应用场景择优予以一定比例支持,通过动态储备、滚动实施的方式,谋划一批、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以更加多元丰富的场景建设推动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同时与有关单位一起,细化研究算力券、模型券、专项攻关行动等支持政策,共同推动本市人工智能占先发展,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程靓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