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被写入了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新质生产力具象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是当下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动的注解。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模式向新经济模式转型的关键阶段,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迭代升级,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新质生产力的落地与应用。
科技创新实实在在,可知可感。困在实验室里的科研技术成果,不能算真正的新质生产力。这是为何我们全力探索和挖掘“走出实验室”的故事与历程。
在这个实际探访系列报道中,我们找到了形形色色的样本,有新型研究机构,有创新一线的企业,让新质生产力走出实验室,让它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无人物流拖车到世界的“AI司机”,再到一杯咖啡时间给一辆汽车充满电,从国产数据库“长跑”到大巴车“氢”装上阵,我们深刻感受到应用端驱动创新的路径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走出实验室”代表了市场化的研发导向,应用型的创新思维。以此为基石,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不仅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还有利于把全社会的知识认知引向知识构建。
“走出实验室”亦代表了给予企业更大的创新空间,让它们在市场中自由闯荡、充分搏击,让新质生产力开花结果。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它们嗅觉敏感、决策效率高、执行能力强,对于研发成本、产品应用、服务对象、周期回报,往往有着清晰意识。
推动技术落地,打破技术瓶颈,还要让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让市场成为决定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培育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今年重点任务时,明确给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7项具体任务,制造业、新能源车产业均位列其中。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车、5G等技术的崛起为标志,我国在应用端兼具普及场景丰富、市场规模巨大、垂直领域细分度高等优势明显,海量创新成果发动于应用端,让新质生产力的星星之火,迅速在产业端燎原。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