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演艺新空间里的北京味、国际范 | 正乙祠:打造立体化观演感受 百年戏楼的坚持与创新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韩昕媛 网编:要闻新闻中心 2024-06-13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推开厚重的红色木门,绕过影壁,便是两层的戏楼,曲调声声婉转,萦绕于雕梁画栋之间,600多年的昆曲与350年的戏楼在正乙祠相遇。2022年,重张后的正乙祠戏楼历经几个演出季,时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2023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首次推出15家演艺空间培育项目,正乙祠戏楼入选,获得市级层面第一次针对演艺空间的培育支持。在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演出过程中,正乙祠戏楼陆续推出《天官赐福》《牡丹亭》等经典剧目,也积极引入器乐、现代舞、西洋乐等多元节目,在回归传统文化与焕新艺术表达的过程中,展现别样的舞台魅力。

受访者供图

独具特色的打卡地

正乙祠戏楼曾是银号会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整体木质结构的室内剧场,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京剧创始人程长庚、谭鑫培以及京剧大师梅兰芳等曾相继在此登台演出。

2018年12月31日,结束了最后一场演出的正乙祠戏楼开始关门谢客,此后,经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调研和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2022年正乙祠戏楼重张启幕,这座350年历史的“活化石”开始以昆曲、京剧、器乐、现代舞、西洋乐等多元节目,持续为观众带来“小而精、小而美”的演出。

为了适应现代的演出方式、条件和观众的观演习惯,戏楼的改造是势在必行的,正乙祠戏楼所提出的目标是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正乙祠戏楼经理张鹏谈到,在剧目方面,正乙祠戏楼以精品昆曲小剧目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吸纳京剧小剧场剧目和地方戏剧目,在传统戏楼引入器乐、现代舞等演出,并开展如传统文化讲座等体验活动,更好地利用会馆的空间资源,并探索以更灵活、更自然的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演艺新空间的内涵。通过与周边文化地标的紧密合作,努力将正乙祠戏楼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打卡地。

受访者供图

张鹏指出,戏楼作为中国传统审美底蕴的代表,能够为观众带来一种多维度的综合体验,包括视觉、听觉、感受等多个方面。这种体验是剧场所无法替代的。而演艺新空间的概念下,以戏楼这一沉浸式观演的天然优质载体,通过现代化的舞台技术和演出形式,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生命力,进一步打破传统戏曲与观众之间的隔阂,让更多人能够亲身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

百年文化遇上新语境

不久前,一场“无麦克风”版昆曲《怜香伴》在正乙祠上演。在打造剧目的过程中,张鹏与团队通过拜访故宫学者、戏曲专家,力求让作品造型与表演都还原至民国前的状态,在演出时,演员还会从戏台上走下来,走到观众席间表演、互动,进一步加强古戏楼看戏的氛围感。

张鹏谈到,“民国以后的剧场形式代表了西方审美与中国古典审美的融合,而我们如今发现,当代观众开始回溯,去追求更纯粹的中国传统审美。正乙祠戏楼正是希望通过演出,挖掘并展示中国戏曲基因层面的东西,让观众看到更原汁原味的戏曲,这也是在资深戏迷这一存量市场中,吸引到观众群的一种尝试。”

受访者供图

“演艺新空间所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更加立体、多方位的观演体验。他进一步指出,对于非资深戏迷或‘小白’观众,他们更看重戏楼的体验感和丰富性,戏楼便通过提供丰富的体验,让他们在进门到离开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包括舞台上的艺术表演,以及戏楼内的环境氛围、历史文化等。”张鹏进一步指出。

张鹏谈到,引入更多种类的演出形式,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能够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而从观众的反馈来看,这种文化的碰撞也是他们所乐见的,也鼓励了从业者们通过更多元的角度,去思考戏楼与戏曲的当代呈现路径,推动正乙祠戏楼成为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重要平台。

演出面对面 | 对话正乙祠戏楼经理张鹏

北京商报:未来,在剧目创新、场地拓展或技术应用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计划或目标?

张鹏:希望能通过正乙祠戏楼这个小而美的空间,成为更多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正乙祠戏楼计划继续深化以昆曲为底色的演出内容,同时创新性地引入其他艺术形式,如现代舞、室内古典音乐等,以打造更具现代感和国际视野的演出。通过与国内外艺术家的合作,开发更多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元素的剧目,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北京商报:作为北京的演出地标,随着入境游的升温以及国际交流程度的日益加深,正乙祠戏楼如何让演出与服务更具北京味,国际范?

张鹏:虽然正乙祠叫做戏楼,但我们对它的功能定位从来都不只是戏。

正乙祠戏楼将继续保持其作为京城最美古戏楼的特色,深入挖掘和传承北京传统文化。通过演出具有北京特色的剧目,如京剧、昆曲等,以及举办与北京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让观众感受到浓厚的北京文化氛围。

此外,正乙祠戏楼将积极探索当代和古代艺术形式的碰撞,也将努力尝试中西方艺术形式的碰撞和融合,通过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演出作品和跨界的艺术创新,以期能够吸引更多观众,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韩昕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