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西街观察

汽车之“卷”,过犹不及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 网编:王巍 2024-06-11

在最近的2024中国重庆汽车论坛上,多位自主车企高管都谈到了“卷”这个话题,但在卷与不卷问题上,大佬们分歧明显。

以王传福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卷是一个自然规律,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卷会卷出中国品牌的新高度,会卷出用户利益的最大化。

也有反对派认为,中国车市当前的内卷已经发展到了一种不太健康的程度,基于大部分车企的新能源业务还没有盈利,继续加码价格战卷下去,可能就是生存危机。

生存危机并非危言耸听。即便比亚迪只有一个、特斯拉青黄不接,但成为市场主流的窗口期越来越短,留在牌桌上的席位越来越少。

再加上强势入局的小米和华为,围绕两大科技企业的技术之争、流量之争、模式之辩,将价格战和科技含量搅到一起,无形中升级了原本的“卷”。

市场确实卷得有些“癫”。一边是价格一降再降,一边是新产品搭载的技术不断升级,理论上无法并行的两件事,成为中国车市的专属。

回顾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快速成长,得益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底层技术还是商业模式,都打破了传统燃油车的路径。

人人都能造车,不代表人人都能造好车。卷是好事,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市场的活力就来自卷,消费者也受益于“卷”。供需双向奔赴,车市繁荣玩家众多,才成就了中国新能源车弯道超车。

卷的积极意义在于良币驱逐劣币,实现用户利益最大化。卷得健康是要让一个行业投入产出成比例,企业能获得可持续生产的经济效益,消费者能买到源源不断的新产品。

如果背离了这条轨道,继续投入无休止的价格战,不仅企业的经营风险会放大,风险传导,偷工减料、造假售假、违规违法的无序竞争概率也会加大。

从这个角度看,汽车之“卷”,过犹不及。行业的焦虑也来源于此,如果车企盈利状况进一步恶化,不计成本的价格战是否健康、理性?

大多数车企仍在扭亏为盈的路上摸爬,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出线,打价格战其实是背水一战、放手一搏。

以公众熟知的“蔚小理”为例,蔚来的未来还悬着,小鹏还在努力投身副业挣钱,而理想刚刚上岸,又被自家的MEGA搞得摇摇晃晃。

牺牲利润换销量,不是每个人都能笑到最后。即便打了价格战,也可能完不成销量目标,反过来骑虎难下。

无论对单体企业还是整个行业,没有底线地卷势必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冲击,降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消化、行业利润率过快下滑、消费者持币观望如何平衡都是问题。

生机勃勃的车市,不是只留下少数人的游戏。卷是为了挤出泡沫,让消费者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让好的企业不仅活下来还要活得好,让中国的车市真正进入next level。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