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床医生,我已经工作近40年了,我既是呼吸科医生也是全科医生。在我看病的时候,有很多的病人拿来10套、20套CT、核磁、胸片等来看病,不同的医院片子质量不同,图片大小不同,而且偶尔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一个男病人,可是有一套片子是女病人的片子,医生需要用火眼金睛去鉴别,如果医疗数据能够共享的话,医生就不会受这样的罪了。”4月27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区块链与隐私计算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迟春花用一个案例揭示了当前医疗数据难以共享的困境。
医疗数据“孤岛”亟待打破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电子病历系统基本普及,但电子病历系统为各家医院自建自营,大量医疗数据无法流通共享,成为“沉睡数据”。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割裂、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迟春花在演讲中表示,医疗数据共享急需优化,这将改善患者便捷就医、医生精准诊疗和卫健高效管理。
但医疗数据涉及个人敏感隐私,医疗数据一旦遭到泄露,势必会对医患双方的隐私及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乃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医疗原始数据不出门挺安全的,但是都死在肚子里、烂在机构里边,是非常可惜的。”迟春花表示,从医疗数据拥有方来说,难点在于隐私保护难、安全保护难、缺乏确权的手段以及系统改造的成本高;从数据使用方来说,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真实性、可用性和便利性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的担忧。
医疗数据既要保障安全,也要高效流通。如何实现医疗数据的安全与流通,让医疗数据发挥价值?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需要技术来解决。
呼吁区块链、隐私计算赋能
在众多前沿科技中,隐私计算能在充分保护数据和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的转化和释放;区块链则是借助密码学、共识算法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组合出一种新的数据共享方式,提高了数据保护和数据完整性的水平。这两项技术无疑是最符合医疗数据“可用不可见”需求的技术类型。
谈及问题解决,迟春花表示,基于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数据共享计算集群以及相关的技术,能够实现医疗数据目录链数据共享安全管控系统,应对医疗卫生体系中机构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没有权利用这些挑战。
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具体是如何改变医疗数据共享的?
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数据确权和交易的信任机制。在医疗数据交易中,需要解决数据所有权的确认和交易过程中的信任问题。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可以确保数据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公开透明的记录可以防止数据被篡改。隐私计算技术可以进行数据安全交换。比如多方安全计算技术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在不暴露数据的同时进行数据比对、联合分析等操作。此外,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交换过程中的任务,大大提高了效率。
数据“顽疾”有望通过数据“治愈”。迟春花表示:“在医疗数据共享过程当中,如何使数据权属清晰、数据的隐私得到保护、数据的权限可控、数据安全共享、数据价值释放等,有特别多的创新工作要做,光靠医生完不成。作为医疗数据的生产方和使用方,特别渴望区块链、隐私计算这样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医疗数据共享,渴望相关行业能够支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主办方供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