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版目录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24种新专业,包括电子信息材料、工程软件等多类符合当下经济形势发展的新专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业调整显现了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区域需求、强化交叉融合和突出就业导向四大特点。而经过本次教育部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也将被列入相关高校的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
相关分析认为,新学科的出现顺应了当下新经济、新职业的发展,大规模专业撤销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常规良性举措,但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仍需多方合力共同拓展思路、创新举措,更快速度赶上当前就业与产业的新需求。
近半数新增专业是新质生产力
在此次增设的24种新专业中,近半数专业是为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而设立,包括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等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契合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除上述专业外,新版专业目录还增设了中国古典学、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足球运动等专业,一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也落实体育强国的建设部署。
就最新的专业设置和调整的特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第二,落实‘高等教育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做好先行先试’部署要求;第三,强化交叉融合,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此外,还突出了就业导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说,在专业调整的过程中,教育部推动各省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梳理报送就业率相对较低的223种专业,为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提供重要参考。此外,教育部还明确要求高校对就业率过低、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要谨慎增设、及时调减。
工学、教育学、经济学专业点增加量位居前三
据悉,此次专业设置工作共增设、调整专业点1719个,同时教育部还对高校申请撤销的1670个专业点予以备案,增、撤、调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数量为历年最多。
其中,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增加数量位居前三,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数量相对减少。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点数量最多,有1322个,占比39%,这与工学作为第一大学科门类的基本情况相呼应;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点有1802个,占比53.17%。
“总的来看,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趋理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检索过往信息发现,近年来,教育部在高校专业设置上多次进行调整。以2023年4月发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为例,该调整同样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为主要考虑因素,新增了地球系统科学、生物统计学、未来机器人、安全生产监管等21种新专业。
“大规模专业撤销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常规良性举措,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过去一直在进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从近两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调整来看,坚持需求导向、支持急需紧缺和新兴专业、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是专业调整的大方向,新增设专业集合了高校的优势资源,并且有着较好就业前景。
加码交叉融合专业对位新职业
从就业导向来看,新学科的出现顺应了当下新职业的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部分新职业强调专业知识的融合,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涉及到了专业交叉,即对学生交叉学科背景的要求。
“交叉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毛宇飞表示,学生在入学时应多了解交叉学科相关信息,用多元的学科背景打开自己的就业渠道。
“调整后的新专业一定程度来说对就业有促进作用。”在从事程序员工作、2021年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张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我之后几届的本校学弟中,就有选择‘计算机+金融’这样的新专业的,从我这两年的工作经历来看,复合的专业背景确实可以帮助就业,更容易找到称心的工作。”
针对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受访专家也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在已经使用多年的专业撤销、新增与调整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快赶上当前就业与产业新需求的脚步。”储朝晖建议,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对于短期内已经积累起来的“所学专业难以在当下就业”的问题,相关机构应当依据毕业生们的兴趣爱好、就业意愿和实际岗位需求,开展针对性较强的继续教育。
毛宇飞则建议,在交叉融合的专业发展趋势下,高校可多了解探索与“新文科”“新工科”相关的职业现状,以此开发新专业,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储朝晖进一步表示,从长远来看,更有效的解决方式是放权高校,让高校能够有空间、有条件、有自主权实行规范的学分制与选课制,让学生自行找到感兴趣的方向,将就学与就业的选择权留给学生自己。
北京商报记者 赵博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