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近20%,亏损同比减少约三成。乘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利好东风,叠加自身的“降本增效”,2月25日晚间,云从科技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成绩单。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2月26日,云从科技股价报收14.29元,下跌2.39%。
头顶科创板“AI平台第一股”的光环,两年前云从科技也曾风头无两。但“AI四小龙”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研发投入大、下游需求不稳定的老大难问题,也依然拖累着计算机视觉赛道深陷亏损泥潭。如火如荼的大模型会是云从科技的“救命稻草”吗?
净亏6.3亿元
“AI涨的时候它不跟,算力涨的时候它也不跟,今天它的老本行机器视觉板块上涨,它还是绿的。”2月26日,有投资者在交流平台如此吐槽。当天,云从科技股价下跌2.39%,而自2023年4月历史高点,云从科技股价迄今累计最大跌幅达75%。
此前一晚,云从科技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2023年云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9.43%,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6.3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8.69亿元。
理论上讲,这样的数字并不惨淡。对于收入的增长,公告提到,这得益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相关软件销售业绩的显著跃升,云从科技整体毛利率较上一财年实现了稳步提高。
同时,伴随着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策略,加强内部成本费用管控,合理调度优化各项资源,有效降低各项费用支出,报告期内云从科技成本管控效果显著,亏损进一步收窄。
报告也分析了市场因素,提到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回暖以及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利好政策的持续释放,为公司带来了积极影响。一方面,公司的项目交付节奏已恢复常态;另一方面,在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驱动下,B端客户对于数智化升级的需求显著增强,实现了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养老等新领域的布局。
“得益于此,公司在报告期内新签订单合同金额实现了强劲增长,订单获取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公告提到。不过市场似乎没有受到多少鼓舞。2月26日,云从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2179.37万元,近3日主力资金累计流出1338.19万元。
虽有收窄,但持续的亏损或许是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上市前的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期间,云从科技累计亏损金额达到20.84亿元,平均每年亏损近7亿元。2022年,也就是云从科技上市首年,云从科技亏损进一步扩大,归母净利润-8.69亿元,同比下降37.46%。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在公开平台上吐槽,把云从科技上市首年那次标志性的“业绩变脸”拉出来“公开处刑”。据悉,云从科技的营收曾从2018年的4.8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76亿元,但2022年,云从科技营收便大幅下滑到5.25亿元,堪称“腰斩”。
光环不再
“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第一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在官网的自我介绍中,这句话被摆在了第一句的显著位置,而这也曾是云从科技身上最出彩的标签——科创板“AI平台第一股”。
但那是属于人工智能的上一个“时代”。云从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和商汤科技曾被并称为“AI四小龙”,商汤科技于2021年年底登陆港交所,2022年5月,云从科技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那时候,AI产业不可回避的亏损现实就已经成为外界质疑云从科技的焦点,一度有人将云从科技顶着连续三年累计20亿元亏损上市的举动形容为“流血上市”。
也是那时候开始,云从科技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出现下滑,2022年底一度跌破发行价,此前的高估值也备受质疑。
云从科技曾在招股书中展望,公司预计在2025年实现盈利,并在未来年度不断扩大盈利水平。对于目前仍旧亏损的原因、实现盈利目标有所改变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云从科技,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云从科技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和持续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公司AI技术难以落地。虽然云从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人工智能市场本身尚处于发展初期,商业化程度有限,这导致了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较弱。
“再加上竞争激烈,同类技术众多,云从科技在业务拓展和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在人脸识别等核心领域,行业竞争激烈。”张孝荣补充称。此外,公司可能在战略决策、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不高。
事实上,亏损并不是云从科技一家的“旋涡”。2022年,商汤科技实现营收约38亿元,同期亏损净额虽有收窄,但仍高至61亿元。而直至今日,旷视科技和依图科技也仍被资本市场拦在门外。
一位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AI四小龙”时期,本质上卖的不是技术,而是算法工程师的能力,他们用很厉害的技术打造了一批高精尖的场景。
那时候行业判断AI商业化元年到了,但后来才发现这其中存在一个误区,即这种所谓的商业化元年,只是AI的能力满足了部分人的部分需求,但付费并不足以覆盖成本,长期而言也并不是一种合理的商业模式。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上一轮AI浪潮最大的问题就是定制化程度过高,再加上算法工程师的成本贵,导致“AI四小龙”陷入“做一单、亏一单,做得越多亏得越狠”的困境,即便亏损有所收窄,整体上看亏损量仍旧很大。
大模型“救命”?
大模型把上一轮AI浪潮“拍”在沙滩上的同时,也给新一轮AI浪潮带来了发展契机。
乘风大模型浪潮,云从科技曾在2023年上半年收获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从当年年初到当年4月,云从科技股价涨幅一度超过270%。4月底,云从科技发布定增方案,拟募集资金36.35亿元,全部用于云从“行业精灵”大模型研发项目。5月,云从科技加入“百模大战”,正式对外发布从容大模型。
近期,OpenAI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引发关注,云从科技还曾对媒体提到,云从科技在视觉方面积累较为深厚,从容大模型已实现利用diffusion、GAN等生成式技术围绕人物图像、人物视频数据进行建模,通过文本和音频实现对图像和视频内容进行生成、控制、编辑。
云从科技曾回应投资者称,公司业务方向正由ToG端向更广泛的B端行业转变,聚焦于金融、出行、制造及能源等公司优势领域,在既有设施基础上进行大型模型和应用的升级迭代。
“大模型在B端行业垂直市场的应用为云从科技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通过大模型,云从科技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然而,王鹏也提到,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这可能导致短期内亏损加剧。此外,大模型的商业化进程也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需求不稳定、技术落地难等。
“因此,云从科技需要谨慎评估大模型的投入与产出比,同时探索多种商业模式和合作伙伴关系来降低风险和成本。”王鹏称,只有这样,公司才有可能通过大模型摆脱现有困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整个大模型行业,王鹏也提到,尽管技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并取得商业成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大模型的商业化进程也可能受到市场需求、竞争格局、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