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之路,提供了一种可能,但绝不能成为年轻人的风向标。
江苏吴女士两年花了130万,没把女儿捧成网红,一怒之下将服务团队告上法庭,最后依据合同履约情况拿回80万。
有130万还要当网红?那,网红一定挣得比130万更多?130万也捧不出网红?那,是什么让年轻人有了网红梦?绕不出来的投入产出逻辑,像网红热、网红梦的莫比乌斯环。
李佳琦、小杨哥、董宇辉等普通人到大主播的鲜活案例,让很多人相信,依托互联网掌控流量,就拥有了比传统职业更轻松的名利双收。
不能只羡慕大主播收入几亿几十亿,不见多少主播整宿熬夜收益微薄。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截至2022年末,国内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5亿个,其中日均新增主播峰值为4.3万人。
以直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播中,95.2%月收入为5000元以下,仅0.4%的主播月收入在10万元以上。
2023年的数据尚未出炉,主播们的平均收入可能升高也可能变低,却不会出现月收入10万+俯拾皆是的局面。与之相反,短视频和直播火爆背后,主播更多了,竞争更卷了。
不难理解130万捧女儿的拳拳之心。满足梦想甘心投入,这位妈妈可能是懂市场的,因为她知道成为网红并不容易;这位妈妈又可能不懂市场,因为她不知道资本运作不是万能的。
不谈网红产业链上的坑蒙拐骗和利益纠葛,网络上的明星(网红)和传统路径的明星,成功法门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注意力经济的实时分配:规律不好找,玄学一大堆,暗合那个流行梗“小火靠捧,大火靠命,强捧灰飞烟灭”。
成为大明星很难,成为小网红容易,似乎是共识,其实是侥幸,尤其头部网络主播的一夜爆红,更叠加了这种侥幸。那么多人无本万利、一本万利,再添个三本四本,能成事也不亏。
网红依托直播和短视频新经济,有存在的必然价值。无论文化表演,还是营销带货,实现个人认同、获得不菲财富之外,也在助力文化、商业等不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和升级,于经济、社会效益均是值得鼓励的创新尝试。
但网红的一切,必须建立在合理合法且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无意义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网络垃圾。
简单算个账,网红的养成,本来讲究低门槛零成本,借助成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赚取收益。当职业也好,当创业也罢,一旦需要投入巨大的前置性人力财力,务必保持冷静。
认知不够,账算不清还能补救;赌性很重,千万人吾往矣害人害己。吴女士及时止损,给怀着不切实际网红梦的年轻人降降温。
北京商报评论员 张绪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