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实践碳金融驶入快车道。1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在近期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正式启动的背景下,多家券商已跃跃欲试。中信证券于1月29日发布消息称,作为获准参与该市场的首批交易机构,已挂牌买入5000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同时,申万宏源证券也于近期公布其已落地首个农业类CCER项目。除交易外,多家券商还发力招聘碳金融人才,透露出相关机构的业务布局动向。有业内人士表示,碳市场的发展为券商提供了新的业务机会,未来,券商在碳金融、CCER交易中的角色将更加多元化,成为推动碳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多家券商发力CCER交易
1月29日,中信证券旗下公众号“中信证券发布”发文表示,近期,CCER交易正式启动,中信证券作为获准参与该市场的首批交易机构,挂牌买入5000吨CCER,圆满完成首日交易。
中信证券表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动,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在启动前的筹备阶段,中信证券配合全国CCER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功能测试,参与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调研、机制研讨和体系建设。此次购入的CCER均产生于欠发达地区的造林碳汇项目。
无独有偶。2024年1月,申万宏源证券也公布其已落地首个农业类CCER项目。携手外部合作方德勤管理咨询及武安市益源牧业签署了智能养猪场粪便沼气CCER项目合作协议,申万宏源证券表示,这是申万宏源证券在获得证监会发放的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资格后签约的首个CCER机制项目,标志着申万宏源证券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再次迈出一步。
而作为国内首家获批碳金融牌照的中小券商,华宝证券获得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资格后,也迅速在自营条线组建碳交易团队。公开资料显示,在宝武集团控排企业降本履约服务中,华宝证券利用碳交易牌照,助力中南钢铁重庆钢铁完成控排履约成本。同时,华宝证券亦与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开展了首笔跨市场CCER交易。
而上述CCER项目的火热展开,离不开监管的支持。回顾2023年初,已有多家券商拿到碳排放权交易牌照。据宝武集团官微,2023年1月,旗下券商华宝证券获得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资格。此外,中金公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5家券商也发布公告称,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无异议函》。加上2014年、2015年先后获准的中信证券以及国泰君安证券,已有8家券商获得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牌照。
在绿色未来信息科技创始人张仕元看来,我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以来,由于参与主体类型单一,市场交易并不活跃。券商获准在境内合法交易所自营参与碳排放交易,将进一步丰富我国碳市场的市场参与主体,通过市场化交易促进企业碳资产实现合理定价,为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活力。
为券商带来发展新机遇
而就开展相关业务对券商经营发展的意义,Co-Found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指出,碳资产市场交易业务可能成为券商在自营业务领域的拓展,此外,碳市场的发展为券商提供了新的业务机会,如碳交易顾问、碳资产管理等。参与碳市场交易有助于券商提升品牌形象,凸显其对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关注,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
除了在CCER项目布局上发力外,多家券商亦紧锣密鼓招聘碳金融人才。1月9日,东方证券官网上线一则招聘信息,固定收益业务总部拟招聘碳金融业务总监,具体负责公司碳减排方案开发投资和碳交易业务,包括制定碳资产交易策略,开发碳金融产品,追踪、分析和判断碳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等。其中,任职要求包括5—10年相关工作经验;有碳减排项目开发投资经验优先等。
回顾此前,2023年11月,申万宏源证券则官宣招聘碳金融方向大宗商品投资专家,负责部门碳排放权、CCER等相关碳金融标的的投资交易和对冲管理等。2023年10月,华宝证券面向社会招聘碳交易承揽岗,负责承揽国内碳减排项目业务,产业及碳资产管理公司客户服务等。
对此,张新原评价称,碳市场交易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券商招聘碳金融人才有助于抢占碳市场先机,提前布局市场,为未来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整体来看,券商在碳金融中的角色主要包括,参与碳市场的买卖交易;提供碳市场相关的金融服务,如碳融资、碳期货;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咨询等。CCER交易的正式启动为券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券商纷纷布局碳市场、招聘碳金融人才,预示着我国碳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未来,券商在碳金融、CCER交易中的角色将更加多元化,成为推动碳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张新原展望称。
张仕元表示,对标国际上相对成熟的碳市场,券商作为碳市场中重要的参与主体,未来在碳资产开发及交易,碳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碳资产管理等领域体现其专业价值,为其他市场主体提供包括交易经纪、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专业服务。当前我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券商在碳金融、CCER中的角色,会先成为企业盘活自身碳资产的交易对手,为碳市场的交易提供流动性,未来也有望成为碳资产的价格发现者和定价者。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阳 郝彦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