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频道

新一批备案落地 垂类大模型商业化提速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杨月涵 网编:产经中心 2024-01-28

随着第四范式、衔远科技及新壹科技等的“官宣”,新一批国产大模型通过备案的进展浮出水面。综合多方消息,此批共有13家企业的14款国产大模型入列,人工智能企业及垂直领域厂商各有千秋。随着大模型监管进入常态化,垂直大模型的落地应用趋势也越发明显,商业化蓄势待发。

北京商报

第四批备案出炉

1月26日,值得买科技在官方公众号宣布,其主营业务什么值得买App的大模型产品“AI问答机器人”,正式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此前一天,衔远科技也通过公众号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品商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摹小仙”成功通过备案。

据了解,衔远科技也是此批通过备案的企业中,唯一有两个大模型产品通过备案的企业。此外,第四范式和新壹科技也分别于1月23日和1月19日发布了类似的消息。

据悉,除上述4家企业的5款产品外,获得新一轮备案审批的还包括小米的“小爱同学AI助手”新功能、“零一万物”大模型、创思远达“魔方”大模型、步刻科技“微步情报智脑”大模型、BOSS直聘“南北阁”大模型、识因智能“一叶轻舟”大模型、脉脉“智能问答”新功能、智联招聘“AI改简历”新功能、掌阅“阅爱聊”微信小程序。

零一万物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备案信息以网信办相关部门相关官宣为准。此外,记者还联系了小米、BOSS直聘、掌阅等企业,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根据公开报道,去年8月31日,首批8家大模型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百度、字节、智谱AI等均在其中。

2023年11月初,第二批通过备案的公司密集宣布,产品将面向广大用户开放,其中包括网易有道“子曰”教育大模型、昆仑万维“天工”大模型等。一个多月后,第三批国产大模型通过备案,包括京东“言犀大模型”、快手“快意大模型”等。

去年8月15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其中提到,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并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履行算法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

今年1月5日,国家网信办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发布了第三批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新壹科技CTO张华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通过大模型备案即意味着可以全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但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对于两者的区别,张华伟表示,深度合成算法备案是产品里使用了AI内容生成的功能,上线产品到应用市场时平台审核时需要用到的AI能力可以来自于第三方。而大模型备案是自研训练大模型,可以提供服务给第三方或者自己产品的备案。

垂类厂商露头角

“2023年的主旋律是如何做大模型,2024年的主旋律是如何用大模型。”在近日的一场公开活动上,三六零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如此说道。在他看来,千亿大模型是“通才”,但是在单项技能上,经过专业训练的垂直大模型只强不弱,面向企业级场景的百亿参数大模型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更适用于企业级场景。

事实上,自打大模型风起,行业就一直存在着通用大模型和垂类大模型谁能“获胜”的讨论。而此次新一批大模型备案的落地,也不乏垂类厂商的身影。

比如什么值得买“AI问答机器人”,根据官方介绍,其是一款消费领域垂类产品,将通过对话形式与用户进行交互,帮助用户快速甄选全网优质好物链接。

新壹科技推出的新壹视频大模型,则是目前国内首款聚焦视频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据悉,新壹视频大模型驱动的产品和服务已覆盖金融保险、融媒体等多领域细分场景,大幅提高了各垂直领域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从科技大厂和大语言模型到如今更多垂直领域的大模型,这可能意味着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商业化进入提速阶段。”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垂直领域的大模型更专注于解决具体行业问题,例如智联招聘、什么值得买等。这样的趋势可能是因为企业逐渐认识到大模型在特定领域的应用潜力,并积极投入研发与应用。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也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垂直领域的大模型更能满足特定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潜力。

去年11月发布的《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白皮书(2023年)》曾提到,通用大模型趋于收敛,垂直行业应用成为大模型产业落地的关键赛道。大模型发展呈现出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业化应用的发展路径,并不断深入垂直行业领域。

但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垂类大模型也不可避免地遇到挑战。张雪峰认为,垂直领域的特殊性可能导致训练数据相对有限,而大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达到最佳效果。其次,行业内标准和规范尚未完全确立,这可能导致一些不确定性和争议。最后,大模型的商业化应用需要深度融合行业需求,这要求企业具备跨学科的合作能力。

市场需求也是垂类大模型需要迈过的一道坎。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也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垂直领域的大模型需要针对特定行业或场景进行优化,市场需求和接受度是关键。如何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满足用户需求,是垂直大模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技术成熟度、盈利模式探索、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应对行业竞争压力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都是垂直大模型需要思考的问题。

监管发力常态化

伴随着第四批大模型备案通过,监管常态化推进的态度一目了然。据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是中国首份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监管文件,也是全球第一部AIGC管理办法。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该办法提出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

郭涛提到,备案制度的设立,一方面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大模型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监管部门对于大模型的管理和规范的决心。通过备案,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有了明确的法规依据,这对于保护用户权益,防止技术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商业化方面,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北京商报记者提到,通过备案是提高大模型商业化门槛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大模型商业化而言,备案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商业化主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二是为商业化提供了监管机构的认可和支持。

张玥认为,大模型备案通过,可以提高企业信心、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产业链的发展,促使企业与上下游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推动产业链的完善。

在巨大的机遇面前,监管的作用不能忽视。去年年中,麦肯锡的报告曾提到,如果将分析的63种生成式AI应用于各行各业,将为全球经济每年带来2.6万亿至4.4万亿美元的增长。这一预测还未将所有的生成式AI应用计算在内,若将尚未研究的应用计算在内,生成式AI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可能会翻倍。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到,现在的管理之下,有一些没有备案的小产品也能上线,主要原因还是迫于国内产品迅速发展的需要,管理上也担心落后。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