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提及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不少中老年消费者遭遇侵权。
中消协提到,2023年12月,“爸妈上瘾微短剧”相关话题引发舆论热议。当下各大平台均推出大量微短剧视频,其中有的需充值平台会员或付费购买剧集才能观看全部内容。
诱导面前,老年人往往更容易中招。
比如,受到“解锁一集只需0.9元”等广告宣传诱导后,很多老人根本注意不到“默认下一集自动解锁”等选项,而后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解锁全部剧集。而市面上的微短剧成千上万,小程序也层出不穷,一集一集“解锁”仿佛无底洞。
神不知鬼不觉,当老人发现被骗时,往往为时已晚。不少老年人并不会手动申诉,即便儿女们操作也面临着申诉手续复杂繁琐、能追回的钱财屈指可数的尴尬境地。
微短剧爆火后,内容泥沙俱下,带来资本狂欢的同时,各种风险也随之涌来。有钱有闲的老年人很容易被算法套牢,成为精准营销对象,变成微短剧疯狂敛财的“猎物”。
流量密码之下,“40岁以上”“三四线城市”“爱刷微短剧”这几个简单的标签成为微短剧公司投放的目标受众。
相比年轻人已经培养起为长视频平台影视作品付费的习惯,并且擅长搜索网络资源,老年人获取娱乐资源的手段相对单一,因此容易上头为之付费。
而微短剧打开一次,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剧“主动”找上门来。这些微短剧定向投放给目标用户,让他们不断付费,不断解锁,周而复始。
本质上,微短剧小视频依然在利用数字鸿沟与信息差,对老年人进行围猎。小程序千千万万,9.9元或19.9元解锁由于金额不高,即使误点大概率也会忍气吞声。
从平台角度看,治理第三方小程序泛滥刻不容缓,同时对微短剧充值入口应设置相应“防线”或缓冲机制,避免一键充值。
去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开展新一轮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短视频平台也在加大对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广告投放和跳转的治理。
微短剧的付费陷阱,不能一味苛责老年人辨识力不强,年轻人陪伴太少。面对互联网上的“老玩家”们,投其所好没有错,但必须依法合规,不得诱导消费者非理性消费。
多年来,围绕老年人成为短视频敛财围猎对象,多方一直主动介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事后保障。尤其是当损失确已发生,后续如何简化申诉、举证手续,让维权不再举步维艰。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