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构建公平公正世界秩序的倡议,旨在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与共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对世界经济和政治影响深远,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新纽带。“一带一路”政策实施十年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让中国企业经营的平台更广泛,也给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带来更多活力。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推进的过程中,社会责任得以宏大,企业文化边界不断拓展,开放、共享、尊重、友好,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旋律。相对于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无形的企业文化,给中国企业营造了新的生机。毫不客气地说,“一带一路”进一步淬炼了中国企业文化。
“一带一路”促进了中国企业文化传播力的提升。“一带一路”涵盖了古丝绸之路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更有世界文明路径中闪亮的中国贡献。十年内,在“一带一路”相关的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中国企业的支持与帮助,实现了从基础设施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改变。中国企业受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从政府到民众的强烈支持,许多项目得以更加多元化的实施。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带去了摈弃传统发展思路的发展理念和富含中国绿色减贫实践的经验。中国企业将绿色实践经验奉献给“一带一路”国家,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把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理念,充分运用到实践中,体现了对所在国自然环境的尊重。相对于发达国家将排污功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做法,中国企业的负责任之举,不光对所在国环境作出贡献,也对世界环境作出贡献。这种持久性的眼光,势必会形成成本增加,但为了世界人民的福祉,中国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具备世界眼光。如此深谋远虑世界未来,来自中国企业自身文化的宏大责任感。
在社会氛围构建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不仅充分考虑民众参差不齐的文化程度,也因文化差异的不同,开展形式各异的文化交流活动。许多中国企业在社区建设中,既传递了中国“和合文化”,也向民众灌输了现代文明的因子,为多国带去“文明气象”,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一带一路”促进了中国企业文化适应力的提升。中国企业不仅大量使用所在国的员工,而且在技术培训和文化培训上倾注心力。尊重员工的风俗习惯,建立相应的宗教礼仪拜祭场所,中国铝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等10家海外中资企业,每年组织其赞比亚、刚果(金)、巴基斯坦、蒙古等海外公司员工,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增进了“一带一路”沿线政企院校间的合作,让更多员工有了获得感。中国铁路工作者,通过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车厢和具有民族图腾意味的标识,让所在国的乘客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也是适应国际市场技术和文化诉求,不断提高能力的表现。
“一带一路”让中国企业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曾经光耀世界。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企业员工能从所在国的经历中,感受到中国先民福泽世界的魅力。古“丝绸之路”留下的蛛丝马迹,会成为古今之人联系的通道,也让中国企业员工感受到祖先们的智慧。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所在国家,让该国民众重温历史、展示当今中国企业的新型文化。历史与现实共存一身的交融,让中国企业不仅具有技术管理传递的责任,更有人文精神传递的责任。高铁品牌成为中国企业的一张响亮名牌。在“一带一路”高铁建设中,中国不仅带去了先进的高铁技术,也带去了融入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车厢文化”“车站文化”,这些具备浓郁地域、民族特色的产品,因中国企业赋予其厚重的所在国的文化特色。体现了对所在国的尊重,也为技术、管理与文化的结合,拓展了向上的空间。中国企业在赋能别国建设的同时,为自身提供了文化改造的契机。
“一带一路”让中国企业感受到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一带一路”倡议,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平台。各国的文化差异不同,历史沉淀的智慧文明不同。中国企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参与者,通过深入、广泛的互鉴与交流促进了共融。中国企业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中,在传递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不断吸纳所在国的生存智慧和地域文化的精髓,改变着通向世界的企业文化品质。企业文化形成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气象。有的企业通过吸纳所在国的员工,改造自身企业文化对所在国的适应性。如中国高铁建设企业员工,不仅向国外民众传递了勤劳、吃苦、诚信精神等品质,也向国外民众学到了当地习俗、管理技术和自然适应性。他们不仅以技术羽翼的丰满而服人,而且以向外国文化的学习而自豪。
“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企业建设了硬件与营造软件相结合的文化架构。“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物流、信息流的传送,共享商品、信息、成果,实现了技术、资金、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通过真诚与所在国合作,提升了工作效率,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定义为“战略合作伙伴”,与沿线国家共商共建、民心相通的“一带一路”,沿线不断书写着簇新的中国故事。硬件建设让所在国民众有了获得感,而有温度的企业文化作为软件,则会让所在国的民众倍感舒心,这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开拓空间。如何适应所在国要求,中国企业既要传输中国企业技术管理的硬件输出,又要适应所在国的文化习俗,改造企业文化的现实适应性,做到硬件与软件双管齐下。
“一带一路”让中国企业有了更多改进的空间。“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实践中,各有千秋,又有各自的教训值得汲取。如国有企业的品牌在“一带一路”打造中不惜血本,有的未必能营造出当地民众认可的文化氛围;民营企业看似粗糙的设计理念,却恰好能适应民众的需求。深圳某企业,向非洲提供蓄电时间长的语音电话,适应了当地民众文化低、缺少充电设施的具体情况,深受大众欢迎。相信华为的卫星电话,也会为 “一带一路”沿线偏僻地区的民众提供更多的福音。走向国外的中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充分思考各自的短板,才会促使企业文化真正转型与重塑。
十年磨一剑。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经历了 “一带一路”的淬火式锻炼,将会向更加多元、包容、创新、世界性方向发展。说“一带一路”赋能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当不是妄言。
文/戴荣里 段庆国(作者戴荣里为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教授级高级政工师、首都经贸大学校外导师;段庆国为首都经贸大学2023级MBA研究生)
编辑/陆佳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3年11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