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12月26日,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关村指数2023”。指数结果显示,2022年中关村综合指数突破300大关,达309.5,较上年提升21.7。从五个一级指数来看,创新引领指数增长最快,较上年提升58.5;开放协同指数、双创生态指数和宜居宜业指数稳步提升,较上年分别提升35.9、12.8、2.0;产业发展指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中关村指数客观、全面评价中关村示范区的创新发展,被誉为中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中关村指数”包含创新引领、双创生态、产业发展、开放协同、宜居宜业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采用政府部门统计数据和业务数据以及社会机构专业数据,以2013年为基期,进行测算合成,直观有效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新趋势。
中关村指数的发布展示了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总体成效和重要特征,为社会各界了解中关村提供了重要窗口,也为各级政府部门把握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新趋势和走向,调整完善政策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课题组建议未来中关村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一是在原始性引领性前沿性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二是在面向未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上实现新突破,形成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三是在世界一流科技企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提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四是在构筑世界高水平人才高地上实现新突破,强化人才“第一资源”对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支撑力;五是在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上实现新突破,提高对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和配置力。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院长胡志坚认为,未来,中关村要担负起更重要使命,一是要前瞻布局原始创新、基础研究,下好“先手棋”,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久久为功,在“无人区”有成果、有建树;二是要在突破国家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新担当、新作为,加强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关键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强化有组织科研,实现重大突破;三是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让有能力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愿意到中关村来发展,让高素质人才愿意到中关村来干事创业。
“北京已进入减量发展的新阶段,越是减量发展,越要依靠高科技,越要依靠创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认为,未来,中关村要继续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当好排头兵,紧抓中央深改委赋予中关村的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任务,继续为全国高新区发展探路、创造制度成果。要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布好赛道,占好位置,走在前列,瞄准新领域新赛道强化“耐心政府+耐心资本”,政府对选准了的赛道技术要有持久的政策支持,社会对新的有潜力的赛道技术要有耐心的资本培育。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做大做优做强创新企业,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发挥出企业在组织创新、主导创新、推动创新中的作用,让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