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ESG理念
2013年,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合作伙伴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而非传统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投资者可通过观测企业ESG评级来评估投资对象在绿色环保、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对企业是否符合长期投资作出判断。“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提出十年,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并建立起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ESG 理念所倡导的经济繁荣、环境可继续、社会公平的价值内核,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张高度契合,践行ESG理念,对于促使“一带一路”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人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发展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践行ESG理念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首先,以ESG理念为标杆,打造“中国制造” 和“中国创造”的名片。约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践行低碳环保的宗旨,并激励企业研发新材料和新技术,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方面获得全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认证,从而使得产品质量高、很环保,全生命周期整体可持续发展。其次,保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厂的中国企业为中外劳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设立工厂及实施项目,改善当地民生,融入当地社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最后,以国际标准和国际理念为标准的生产能带动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倡导共融互洽;同时,引导产业链上的中国企业提升ESG的建设水平。
在“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前十名中,吉利汽车作为汽车企业的代表入选,代表着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新发展方向,即向发展可持续、环境资源友好、社会公平正义的企业,这也是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责任。新能源汽车近十年来发展迅速,产量销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一带一路”倡议和ESG理念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向全球市场的战略性 “新赛道”充满机遇。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
我国在政策上鼓励制造业企业走出国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023年7月,商务部副部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商务部将研究支持新能源汽车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奠定了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的新发展战略。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来补齐政策短板。例如,广东省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省份,于2023年3月出台的《广东省促进汽车出口若干措施》强调要支持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从财政补贴、完善汽车出口基础设施、提升汽车出口运输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龙头企业培育五个方面,鼓励汽车制造企业与电网等公司关联企业联合 “走出去”。
在市场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例如,欧洲因能源危机导致燃油价格上涨,使得欧洲汽车行业面临产能危机;全球气候变暖,人们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大部分海外消费者的首选;另外,欧洲为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向消费者提供了丰厚的政策和补贴支持,使得欧洲对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我国正通过加快国际产能布局、海外投资建厂和品牌收购合资等合作的方式,推动龙头企业进行海外市场本地化发展,同时,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和附件企业共同出海,建设海外的本地化供应链。例如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2014年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先后在德国、法国、美国等地设立子公司。2022年4月,其下属公司宣布在印度尼西亚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当年8月,宁德时代宣布在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中东欧国家匈牙利建设工厂。
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完整,技术研发和生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比亚迪汽车企业为例,2021 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 106 亿元并带来卓越成效。其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全球领先,有效降低车身重量,简化生产工艺;汽车芯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位居世界前列,是全球除特斯拉之外唯一具备车规级 IGBT 芯片生产能力的车企,比亚迪新研发的 IGBT6.0 高端芯片比市场主流的 IGBT 高 15%,综合损耗也降低达 20%;刀片电池技术全球领先,可实现充放电 3000 次,节约成本 30%,较三元锂电池寿命增加 50%,可行驶 120 万公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技术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扩散,将实现低附加值产能升级为高附加值产能,对汽车价值链的不同环节进行再分配。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责任
新能源汽车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与中国推动多层次合作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34万辆,同比增长76.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79.5万辆,同比增长112.7%,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势头空前强劲,新能源汽车为中国跃升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立下功劳。那么,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出口名片,在 “一带一路”倡议和ESG理念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走出国门后有哪些企业责任。
首先,应遵循“一带一路”的倡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同发展。中国汽车业以新能源转型为契机,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更高端迈进。中国新能源汽车沿“一带一路”出海,代表的是高端先进技术、过硬品质品牌、绿色环保产业,既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体现,也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成果共享。基于国际市场需求、ESG理念和我国丰富的汽车产业资源,“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在汽车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合作共赢空间。沿岸国家汽车需求近几年快速提升,但汽车工业基础仍相对薄弱,中国能够为其提供优质的汽车产品和技术,助力当地汽车的消费和普及,拉动当地经济和就业,提升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并帮助这些国家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能源汽车企业能够带动更多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加入“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从产品出海到产业链出海,旨在打造国际化产业链。我们不仅把产品卖到海外市场,更是把产业链延展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例如储能电池企业,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企业走出国门,动力电池企业也随之扩大了出口。2022年11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为57.2GWh,同比增长近1.7倍。其中,宁德时代已在德国建立了首个海外工厂并实现了电芯量产;远景动力已在美国、日本、英国及法国等地布局了生产基地,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电池总产能超过300GWh。
中国新能源汽车开拓海外市场必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不仅要与当地老派传统汽车企业竞争,同时也会面临当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中国企业进行调查和罚款,另外,对进口企业制定更加严苛的标准也使得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门槛变高。如今占据新能源先发优势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刚刚踏出了出海的第一步。对于刚刚迈出海外市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能否实现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否适应不同国家差异化制度以及能否保证海外员工和本土员工的共同利益,实现ESG理念并最终确保企业在海外的高效运行将会是一项长期的挑战。
文/李明隽(作者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编辑/陆佳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3年11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