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9月5日,《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签约仪式及配套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该项公约为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首部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海事公约,将有效促进航运融资安全和船舶流通,助力国际航运经济健康发展。
海商领域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联合国公约
《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历时四年研究起草,经联合国大会于2022年12月审议通过。主要规定了船舶司法出售具有国际效力的条件、司法出售前发送船舶司法出售通知的义务、司法出售国法院签发司法出售证书的条件及内容、船舶登记机关在公约下的主要义务、撤销或中止船舶司法出售的管辖权以及否定船舶司法出售效力的法定情形等。
据悉,《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旨在解决船舶司法出售跨境承认问题,确保船舶司法出售中买受人的所有权在其他缔约国得到承认,增强了相关权利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金融机构进行船舶融资的积极性,促进国际航运及贸易发展,是海商领域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联合国公约。
公约填补了现行国际公约关于船舶司法出售国际效力问题的立法空白。有利于增强船舶司法出售的法律确定性,增强船舶买受人通过司法出售形式购买船舶的信心,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航运金融的信心,保护船舶所有人及相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公约还将推动各国进一步完善关于船舶司法出售的法律程序。
推进全球海洋治理重要实践
3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来京参加的签约仪式上,包括中国、瑞士、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利比里亚、洪都拉斯等在内的1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公约的首批签约方,该公约此后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供各国签署。
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全球贸易超过80%的货物运输通过海运完成。为了促进国际航运业的长足发展,国际社会制定了很多国际公约、标准合同,形成了诸多的国际惯例,着力营造良好的国际海事法治营商环境。
中国船舶司法出售法律制度健全,船舶司法出售效率高,充分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国船舶司法出售具有很高的国际公信力。从1984年到2023年上半年,我国海事法院共拍卖各类船舶2705艘,其中外籍船舶213艘,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起至今,拍卖外轮总成交额将近9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法院扣押和拍卖船舶数量较多的国家。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淑梅表示,《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能促进国际航运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贸易法的协调统一,是通过不断完善海洋法治,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实践。该公约是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海事公约,充分体现联合国对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海事法治建设事业,为世界航运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肯定。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韩昕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