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金融科技频道

2023服贸会|事涉金融市场开放、外汇市场稳定等,金融监管部门重磅发声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廖蒙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3-09-03

9月2日-6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9月3日,2023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区正式举行,本次论坛以“守正创新 开放引领——全球经济重塑与金融业变革”为主题,多位与会嘉宾就绿色金融、跨境贸易、金融业对外开放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人民银行金中夏谈金融开放:

在开放和稳定之间取得平衡

作为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之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提供了强劲支撑。近年来,中国着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强调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金融对外开放不动摇,也成为推进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细数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发展成果,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取得了多项积极成果。据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介绍,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推出50多项金融业开放措施,外资来华设立各类金融机构110余家。

“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制的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指数来看,中国是近年来金融业开放水平排名提升最快、改善幅度最大的国家。”金中夏直言。

围绕金融市场开放,监管相继推动债券通、北向通与南向通、沪换通等落地,在2023年5月,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正式上线运行,也让境外投资者能够直接交易和结算在岸人民币利率互换产品,金融开放更进一步。

金中夏指出,这类开放动作既扩大并丰富了投资渠道,也提供了更便利的风险管理工具。截至2023年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达3.3万亿元,持有A股同样为3.3万亿元。

金融开放的另一部分表现,在于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稳步进展。当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五大交易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2023年7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占比升至3.06%,为连续第六个月上升,这也是人民币有记录以来第二次在全球支付占比中超过3%。

此外,从贸易看,2023年1-7月,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达到了24%,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从投资看,截至6月末,境外主体配置人民币资产余额已经达到9.8万亿元人民币。

谈及金融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下一步重点工作,金中夏介绍到,一是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形成系统性、制度性的开放局面。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扩大市场准入,还要优化准入后的政策安排。三是确保金融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全球流动性收紧,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金融风险有所暴露,发达国家一些金融机构出现挤兑,部分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发达经济体加息所产生的溢出影响。

“这些都再次提醒我们,扩大金融业开放,同时也要维护好金融安全与稳定,唯有在开放和稳定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行稳致远。”金中夏强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周亮谈绿色金融:

将绿色转型进展纳入日常监管评价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就绿色金融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周亮指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一大特色是以监管引领为先导,建立自上而下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推动金融机构和市场高标准发展绿色金融。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目标的绿色发展指引下,绿色金融逐渐成为银行发力的又一赛道。为了引导银行业规范发展绿色金融,从发展规范指引到降低绿色信贷融资成本,监管机构顶层设计逐渐完善,包括发布绿色金融指引、完善绿色融资和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健全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定期评价等。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具体到数据上,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成效更加明显。周亮透露,截至2023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33%,规模居世界首位。据测算,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支持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支配节约标准煤超过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10亿吨。

周亮指出,我国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不断丰富,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将信贷业务向排污权、碳排放权的抵质押融资业务延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金融租赁不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银行保险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周亮强调。

会上,周亮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后续重点工作也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健全规则标准、创新产品服务、强化风险管理、完善日常监管以及推进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周亮指出,要逐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和绿色金融制度框架,形成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相匹配的金融政策安排。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为金融机构全面衡量碳足迹,加强气候和环境风险的管理提供指导。

其中,针对强化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周亮提到,运用金融科技提升对气候环境风险的管理能力,探索开展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评估高碳行业资产的风险敞口,针对性做好应对预案。

国家外汇管理局郑薇谈跨境贸易:

设立汇率避险资金池等降低中小微企业套保成本

在外汇市场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就持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行了介绍。郑薇指出,2023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市场稳定性和韧性不断增强,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

郑薇表示,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468亿美元,处于历史同期的高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是1.7%,继续处于合理均衡的区间。货物贸易顺差保持较高水平,继续发挥稳定国际收支基本盘的作用。以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外贸主体活跃度明显增强,服务贸易项下国内居民留学旅游等跨境出行有序恢复,带动服务贸易收支规模有所增加。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此前,2023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便提到,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会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对外汇市场的支撑作用将会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样呈现双向震荡走势,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启新一轮贬值走势,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启动多种汇率工具箱“稳”汇率。而在汇率升贬值的“双刃剑”特性下,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震荡对外贸企业汇率避险要求有所提升。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工作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汇率避险也成为重要部分。据郑薇介绍,国家外汇管理局积极推动政银企合作,设立汇率避险资金池,担保征信等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套保的成本,同时发布汇率风险情景与外汇衍生产品运用安全集,通过20多个常见的汇率风险情景提示企业外汇衍生品的使用要点,引导中小微企业树牢汇率风险的意识。

不仅如此,郑薇指出,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推出了3个外汇便利化应用场景和8个融资类的应用场景,促进资金融通和跨境结算的便利化,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够增量扩面降成本。

郑薇强调,随着各项政策效果的不断显现,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市场主体的理性程度持续提升,外汇市场稳健运行的基础依然坚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坚持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开放引领,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的水平,稳妥推进资本项目的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助力我国涉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