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企业文化

经济复苏与科技革命的双重挑战

出处:中外企业文化 作者:曹忆江 网编:中外企业文化 2023-07-11

2023年的这个劳动节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是历经三年大疫,人们重新体验了往年的消费大潮。一季度的GDP已经表明中国经济再度开启了全面恢复、稳健进入健康增长的发展进程。同时,以ChatGPT等AI技术、新能源汽车的热启动为标志,人们再次面临着来自科学技术领域成果提出的选择。对于经济复苏,我们有理由欢呼雀跃,为人类的劳动节致以礼赞;而对于新的技术革命,更让人们对劳动在当代背景下的意义多了一层深切的感悟。

1

“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一伟大的命题,还在不断地延伸。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与其说是神话,不如说是中国人文传达出的劳动精神。而都江堰、郑国渠、秦直道、大运河则把一个个具体的劳动成果摆在世人面前,直至今日,这些古代工程还多有贡献。而大禹治水的故事虽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被演绎,却由其呈现出的云横九派、湖山晴雨,让中国大地与物阜民丰、兴旺发达连在了一起,使“劳动创造了美”成了结论。

近代以来,人类相继完成了以科技成果推动的数次工业革命,人类劳动行为的科学性日益提升,蕴含在劳动中的科技含量,正在以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形成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进而彰显出企业实力,形成竞争优势,推进企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判,已经并将继续昭示其来自理性与实践的巨大生命力。

于是,人们从劳动者自身发现了一类新现象:在现代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劳动的行为内涵已经并更加速改变着。人们看到,大型液晶显示器核心部件的生产车间里,只有两位负责运行维护的工程师,铁路电气化工程只需要三到五位工作人员赴现场指导施工,洋山港码头的装卸运输完全是见物不见人……区块链应用技术、北斗导航系统、超大型计算设施等高科技系统性的“新工具”、新算法,正在不断预示着中国式现代化前景甚至预示出这个前景的实现进程。由此产生出的问题是:人类的劳动行为会不会受到来自高科技的竞争?替代劳动行为的内涵会不会产生对人类不利的变化?作为劳动者的人,会不会逐渐丧失劳动机会?还有企业:过去我们把企业核心竞争力放在人力资源上,而今,越是先进企业,越是把企业的生命集中在科技研发上,似乎内卷现象与此有着某种神奇的逻辑应对。而当ChatGPT出现之时,不少专业人士发出了要禁止这一领域的研究的动议。网间流传着这样一些说法:腾讯不再招聘原画和文案策划,一大批人要失业了;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而是饿了么;打败尼康的不是佳能,而是智能手机;干掉小偷的不是警察,而是移动支付;打败你的不是对手,颠覆你的不是同行;你不自我革新就等着意想不到的敌人,来革你的命!

1

显然,这些是执业的我们面对新工具所产生的同类问题。笔者以为,恰恰是这一轮新工具的出现,激发着我们这些执业者去想一个本来是特别现实却长期没有意识到应该去想的事情:我们原有的认知是有局限的。这个认知局限,正是由于我们这些执业者长期处于大致相同的科技基础上、生产力水平上。这个科技水平、生产水平本来是不完整的、不尽科学的、有局限的,它受制于当时的工具水平,限制了执业者的思维广度,年深日久反而习以为常,形成了在这样的工具水平上的思维习惯/定式/范式/模式,并推及行为习惯,甚至变成了企业文化理论讲的行为自觉。

显然,新工具的出现确实让执业者感到了能力恐慌,甚至恐惧于对由人类智识所发明的AI产品正在掌握类似于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认定并想象着,一旦这些具有了学习能力的机器人进入到自主学习,它们的知识与技能将由既定存量的对人的超越,进而跨越到由其自主学习能力产生的对人的超越。联想到某国某期周刊上的封面:大街上,机器执业者们一路疾行着,有打手机电话的,有边走边看报纸的。而墙边儿上,一老头儿坐在地上正伸手接着那个读报的机器人头也不抬地递过来的一张钞票。很明显,画面传达出的语境是:人类极有可能沦落到向机器人乞讨的地步。联想到我们过着的劳动节,还真是“国际”的,连人们遇到的问题都是这样具有国际性。

另一方面,今年的劳动节,让人们看到的中国画面却是别样的温暖、有人情味儿。山东淄博是个工业城市,陶瓷曾是全国著名的拳头产品,烤串不是他们的特长。而就是因为在大疫之下他们的那份真诚,接收了山东大学上万名学生,全市上下掏出心来照料这群孩子,获得了全社会的热烈拥抱。人们看到的是:整个城市都在真情付出,尽力推送各种服务产品,党政班子带领全体干部全程服务,腾出车位给来自全国的游客,协调各项接待工作,甚至深夜还要上街查看,为商户解决问题,全力保障营商环境。笔者深切感到:这个劳动节,“消费”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商业文化。它是实实在在的,是与人为善的营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其力量的营销行动,是一切为了人的更加美好的文化安排。在这个劳动节,淄博烤串为代表的中国消费,给那些面对新工具产生能力恐慌者以活生生的文化启示:出路在于服务,服务在于真诚!

人类科技进步乃至整个文明发展进程中,从不乏路径选择题。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我们自己在行为动机方面的正义性,更坚信人类生来具有的进取精神。劳动,永远是人类的最可贵的特质。

文/本刊记者 曹忆江

编辑/陆佳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3年5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