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策论,历来评价很高,但争议也不少。对照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现,现代战略规划的要素它都涉及到了。好好研究它在战略上的得失,对于企业家大有裨益。
一、“隆中对”战略分析
用现代战略管理的说法,“隆中对”就是战略分析。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时形势的呢?
通过原文,在从总体上概括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后,分析了足以改变当时天下格局的几股主要力量。接着,诸葛亮为刘备指出了当时的机会所在。
一个机会点在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另一个机会点在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根据诸葛亮的分析,曹操是主要竞争对手,但由于力量相差过于悬殊,不能跟他正面对抗。孙权也有相当的实力,但他只是次要的竞争对手,应该与他联合起来对抗主要的竞争对手。荆州、益州方向则明显有可乘之机,可以作为战略突破口。
前述分析,主要是外部环境分析。在帮刘备制定战略以前,诸葛亮还帮刘备对自身条件进行了分析。
在诸豪杰中,刘备貌似力量最弱、条件最差,但也未必如是。“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刘备是皇家的后代,在政治上具有合法性;守信讲义天下闻名,在道义上具有号召力。
现代战略理论认为,战略分析既要分析外部环境,又要分析内部条件。分析外部环境,可以辨别机会、威胁所在。分析内部条件,则可以辨别优势、劣势所在。
基于上述内外分析,诸葛亮建议刘备采取如下战略步骤:
第一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夺取荆州和益州,建立根据地,作为霸业基础,可以视为生存战略。
第二步,“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巩固战略后方,消除后顾之忧,搞好内政外交,壮大自身实力,可以视为发展战略。
按照《孙子兵法》上的观点,“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要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求可以破敌之机。做到以上两点,基本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旦时机成熟,就从荆州、益州同时发兵,以形成钳形攻势,可以视为进攻战略。
很显然,诸葛亮的进攻战略,是建立在“天下有变”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所谓天下有变,就是曹魏内部发生动乱。《孙子兵法》上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不打败仗取决于自己,要打胜仗则离不开敌人的配合。敌人不露破绽,你也就没有打胜仗的机会。所以,诸葛亮也没说这是必胜之局。
当然,在诸葛亮这个战略规划中,也包含跟刘备一致的,也是无需多言的目标和愿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由前述分析可知,诸葛亮的战略分析既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又包括自身条件分析,与现代战略管理的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扫描并无二致。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既包括战略步骤,又包括终极目标和愿景。故而,我们可以说,现代战略规划的要素它都涉及到了。
二、“隆中对”战略实施情况
总体说来,“隆中对”的实施是不尽如人意的。不然,蜀国就不会最先败亡了。
荆州因为地处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有重大利害冲突,孙权一方偷袭荆州,致使关羽败走麦城,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结果以蜀军惨败告终。此后的重大军事行动,便是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弱者本不适合多折腾。为什么?因为他本身弱,胜算低,每折腾一次,自身会变得更弱,获胜的概率也就更低。蜀国迅速走向败亡,就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了。隆中对战略问题出在哪里?
诸葛亮无疑有他的高明之处。诸葛亮能把天下大势分析得那么简洁、清晰、明了,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全局观是管理高层应具备的首要素质,没有全局观,就没有战略。
但事情的结果又远不如预期,他又错在哪里呢?有些做法自相矛盾,违背了战略的一致性原则。比如,“跨有荆、益”与“外结孙权”就存在矛盾。占领荆州,横跨荆益,对刘备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同样道理,占领荆州,横跨荆扬,对孙权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因此,占有荆州的策略,让孙、刘两家天然存在利益分歧、冲突。他们之间的矛盾,比各自跟曹魏的矛盾还要尖锐。这又怎么能联合起来呢?!
也有不少想法太主观,脱离了实际。按照他的设想,一旦曹魏内部发生动乱,就从荆州、益州这两个地方同时出兵,从而发动钳形攻势,形成协同效应。但事实上,这种协同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两地距离太远,交通、通讯不便,协调起来过于困难。
2
不但没形成协同效应,甚至形成了彼此掣肘之势。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评点的:“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荆州与益州有千里之遥,刘备手里本来兵力就不足,如今又分散开来,哪能会不失败呢?!
再比如,他对自身条件的评估,他对刘备号召力的评估,都有言过其实之嫌。他认为,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可占人和。事实上,曹操和孙权人事工作做得都不错。他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未免有点一厢情愿。
不过,话又说回来,蜀国最先败亡,也不能全怨诸葛亮。作为蜀汉战略的提出者、制定者,诸葛亮也未必能主导得了整个战略的实施。他也有内部掣肘者,他也要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分心、分力。无疑,这也会影响整个战略的实施效果。借用现代的说法,这就是所谓内耗。
三、隆中对带给企业什么启示
不止“隆中对”本身,与此有关的历史陈述、文学描写,都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无尽的启示。个人认为,从战略管理角度而言,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战略意图与客观条件要匹配。
按照西方早期主流战略理论流派的观点,战略管理过程实质是把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进行匹配(Match)的过程。二者匹配,就能成功,就会顺利。否则,就会遭遇挫折,就会碰壁。换个通俗的说法,你的实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在东汉末年的主要势力集团中,刘备一帮人差不多是最弱的。起步那么晚,底子那么薄,能三分天下,已经很不错了。只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就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战略意图超出客观条件许可,就会出现实力与机会不匹配的情况。他们后来犯的许多错误,基本上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
做企业也是一样,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超出客观条件的许可。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否则,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因此,企业在确立战略意图、设定战略目标时,不能太主观,一定要实事求是。
第二,各战略举措之间要保持一致。
战略管理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关注整体效应、长期效应。要取得整体效应、长期效应,就得注重整体设计、长期设计。与此相对的,就是机会主义,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关注环境的变化,而是说要有一以贯之的东西。
“隆中对”里,诸葛亮既要“跨有荆、益”,又要 “外结孙权”,就违背了一致性原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总得舍一头。两者都要,结果都没要到,占小便宜吃大亏。说白了,还是机会主义作怪,缺乏一以贯之的东西。至于蜀汉后期的战略举措,无论关羽发起的襄樊之战,刘备发起的夷陵之战,还是诸葛亮主导的几次北伐,更是丢弃了全局观,丧失了一贯性。这样的仗,不需要敌人来打,自己就能把自己打趴下。
做企业的道理也一样。企业战略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达成,要分阶段、分步骤采取一些措施,才能逐步达成战略目标。这些措施之间,不能自相矛盾。否则,自己制造的问题,就足以把自己整死。
第三,要有全员一致的核心价值观。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战略决策受价值观制约,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战略决策。价值观不统一,在遇到重大战略抉择时,就可能产生困惑、摇摆,也容易让内部产生分歧,甚至不必要的内耗。
刘备早年起家时,具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义”,所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建立国家政权时,具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则应该是“忠”。忠诚和道义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它们固然有交叉的地方,但也有矛盾、冲突的地方。
假如基于“义”的价值观,夷陵之战就一定得打。不为兄弟报仇,哪里有“义”可言?!假如基于“忠” 的价值观,夷陵之战就不一定打。弟兄私谊要服从国家利益,哪能把个人情谊放到国家利益之上呢?!因为有价值观冲突,出现夷陵之战那样的重大战略失误,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历史是复杂的。我们这里评判诸葛亮、刘备,主要依据是陈寿的《三国志》。而陈寿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蜀国遗留下来的官方文书。那些文书真的就是当初刘备、诸葛亮对话的实录吗?不是。很有可能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做了加工。
由此说来,当我们说“隆中对”如何,说诸葛亮如何时,依据的很可能是一个经过无数人加工过的本子。换言之,当时的实际情况未必如是。不过,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陈寿,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战略文本。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