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济增长从单纯的要素驱动变成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践行“双碳”正在推动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出“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声音,并要求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从能源企业到金融机构,有关“双碳”发展路径的创新探索也一直是本届中关村论坛的焦点议题之一。像在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10余位中外院士专家参与主旨演讲,共同讨论当前气候变化危机下的中国能源转型思路创新与技术突破,并对能源低碳、零碳、负碳等几方面关键技术的布局及成果等议题展开交流。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多,控制碳排放已经成为主要国家之间的共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不仅是我国对世界的一个承诺,也是国家加快向绿色经济转变的一个重要信号。
践行“双碳”之诺,变化的不仅是未来产业发展、技术标准、贸易及投资准入门槛,还将是高科技、高效益和低排放领域孕育出的新增长动能并重塑每个人的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
实现“双碳”之路,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把责任寄托给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企业。“双碳”目标是一场事关每个人的“全民运动”,需要整个社会、每个人积极参与进来。
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超过了总碳排放量的一半。
在《大型城市居民消费低碳潜力分析》中,“碳阻迹”也指出,人口超1000万的一二线城市,2030年平均每人的减排潜力至少可达1129.53千克。而在人口超过2400万的上海,这意味着超过2700万吨的减排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你每完成一次共享出行、随手关灯、绿色餐饮……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习惯,却让每一次低碳绿色行为都会被积累、被记录和被共享,低碳环保理念的正向效应也会不断放大与释放。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