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深蓝智库年度峰会丨新消费驱动经济增长 懂消费诉求的品牌才能长红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胡静蓉 网编:刘卓澜 2023-05-11

消费提质升级的趋势下,如何把握新的增长点、扩大可持续消费空间成为了重要议题。正值第七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北京商报社主办的“2023深蓝媒体智库年度峰会暨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创新大会” 5月11日在京召开。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文杰表示,服务消费是北京驱动经济的第一动能。与此同时,北京商报发布深蓝智库2023年度专题报告之《新消费 新增量》,聚焦当下消费的提质升级,以及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下的商业价值,试图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提供方向。

北京商报

服务消费是第一动能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都在创造着更多的商业价值。扩内需促消费,鼓励创新供给,释放增长潜力,才能让消费持续发挥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会上,北京商报社总编辑助理吴文治指出,新人群的新需求、新消费的新供给,已成为拉动消费、提振市场信心的抓手。 

截至目前,北京服务消费在总消费中占比55%。据悉,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北京消费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相关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北京市重点监测的企业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21%,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498.9万人次,同比增长76.5%。

从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到保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质”字贯穿始终,促使着消费两端走向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自今年开年以来,国内外跨境旅游出行、餐饮零售等服务消费大幅回暖,各种大礼包、消费券应接不暇,当然新消费新需求更是层出不穷。

消费“暖起来”,经济也就“热起来”了。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扩内需、促消费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也将恢复和促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恢复就要盘活“存量”商业,让既有商业项目与商业业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而扩大则要创造商业“增量”,消费转型升级可扩大新空间,新型服务消费将直接扩能增效。

新消费精细化、品质化

据了解,《新消费 新增量》专题报告中指出,2022年年货节期间预制菜销售同比增长150%,老字号同比增长破200%。而今年五一期间预制菜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250%,日出库数量破百万,可见预制菜已经从节日家宴来到了消费者的日常餐桌上。目前,无论是产品口味还原度不断提高,产品更加健康还是赛道愈发细分化,相较于此前,预制菜的品质和种类均有大幅提升。

直播电商方面,主播、直播机构和平台正在形成新的平衡机制,即新一代主播也不再是营造焦虑,而是更偏向于分享专业知识。同时,随着平台的流量机制倾斜,越来越多的中腰部主播崛起。根据商务部在2023年1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场次超1.2亿场,累计观看超1.1万亿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万个,活跃主播近110万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显示,业内人士普遍预测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将会在50%左右,预计到2026年底,即时零售行业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在此背景下,商超零售行业的线上业务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仓储会员店、生鲜电商、社区小店或是大卖场都在进军线上业务。

 做有质量的消费增长

在主题为“做有质量的消费增长”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不同企业的代表针对如何保持高质量增长进行了探讨。值得买科技集团副总裁赵一鹤指出,赵一鹤指出,买卖东西的本质是做好用户经营,其中包含纳新、增频、留客三个维度的内容,平台需要思考如何破圈,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并做出更多内容。

北京商报

ffit8联合创始人&CMO赵杰表示,新消费行业正在逐步“回归常识”。随着近几年新消费的资本市场逐步回归冷静,新消费品牌应当意识到,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用互联网思维做消费品,而是应当回归到产品本身的逻辑上。

北京稻香村新业务运营负责人鲍天曦表示,老字号的高质量增长离不开“可持续”、“创新”、“借势”。老字号不能做“网红”要成为“长红”。创新与借势相辅相成。老字号向内借势,以数十年、百年以来传承的工艺、口碑为基础,进行再升级;向外借势,则是随着消费环境向好、国民文化自信提升,这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而言,更具备了竞争优势。

日前,北京市商务局印发《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持续发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23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显示,北京聚焦“便民”“提质”,并强调了消费内容要在线上线下融合以及商旅文体融合。通过深度的跨界融合,北京创新服务营造氛围得以升级,从而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郭文杰指出,消费增长中远期的核心是营商环境的改变。北京不断营造消费新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北京市出台实施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优化完善准入准营制度,推进综合监管、柔性监管改革。打造有温度的“北京服务”,厚植诚信文化提升首都城市品质。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胡静蓉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