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老频道

信披率攀升至29.18% ESG成上市企业经营职能标配部门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程铭劼 网编:文旅新闻中心 2023-04-09

随着政策的陆续出台,披露及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生态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4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布《2023ESG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全球范围内的持续性消费已逐渐从愿景成为现实,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和社群也在影响着企业商业模式、营销手段和产品科技的革新,越来越多的市场投资者将ESG评级纳入了投资决策考量范围,A股上市公司的总体ESG信息披露数量也在呈现递增趋势。

图片来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可持续发展从小众走向大众

“可持续的生活消费”作为今年《中欧ESG白皮书》的主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趋势和大众焦点。相关研究显示,食品、时尚、汽车、快消品、电子、货运六大与消费相关的价值链占全球碳排放量约40%。也就是说,抓住“衣食住行”就是抓住了可持续消费的关键。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指出,当今时代,面对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战,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亟须实现的全球共识。“消费”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可或缺。综合考量当前全球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及资源有限性等紧迫现状,今年《中欧ESG白皮书》将可持续消费定为主题。与此同时,可持续消费对于我国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可持续消费已经设置在中国的发展议程中:“城镇化、双循环、产业升级、双碳目标、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国策中,可持续消费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图片来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潜在需求正在升温。可持续产品的消费需求在量级和范围上足可达到“大众市场”水平。消费者研究公司凯度(Kantar,2022)调研了32个国家的3万名消费者,结果显示,78%的受访者称其有意购买环保可持续的产品。从全球范围来看,可持续性品牌的增加数量是非可持续品牌的5-6倍,可持续性发展已经从小众走向了大众。

与此同时,汪泓指出,可持续消费理念也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挑战,营销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口号,如何将ESG理念和品牌战略、企业运营效率及企业的战略转型更好地结合起来,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当然和它密不可分的就是组织之变。回归到组织内部,需要知行合一、持续创新,在统一价值观之下进行内部的协调和合作,是ESG 和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三成A股公司进行ESG披露 

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也为ESG投资提供了诸多新机会。白皮书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总体ESG信息披露数量递增趋势明显。以CSR报告为例,2021年度披露数达到1343家,披露率达到29.18%,近五年平均披露率约为26.67%,总体披露水平近三成。

2021年,共有1012家企业内部设有专门管理ESG的机构与部门,占年度披露报告总量的75.35%。较上一年度相比有了大幅提升,增加了486家,提升幅度为61.66%。从2017-2021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企业内部设有专门管理ESG的机构与部门的企业数量在持续增加,反映出A股上市公司越来越将ESG视为公司日常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何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开始重视ESG信息披露?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总会会长、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介绍,在ESG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监管部门的重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化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对于ESG的认识在持续提升,正更加主动地开展ESG实践并推动ESG改进,持续提升ESG评级,尤其是对拥有海外投资者的A+H股上市公司来说,会更加关注ESG。

图片来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对于企业的ESG评级,不仅是评估企业长期风险和信用的重要指标,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和融资成本,还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资管机构均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环节,若企业没有达到相应的ESG评级,则不会被考虑成为投资标的。”李文进一步指出,“目前大多数开展ESG实践和信息披露的企业往往有着清晰的发展战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ESG不仅只对大企业有意义,处在早期初创的中小企业也要重视ESG,因为ESG并不是单纯的投入性行为,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长期稳定性和运营绩效,从而实现更可持续的盈利和发展,并更好地满足监管要求、市场期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展望未来,李文认为,ESG正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是响应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举措,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能服务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完善信息披露体系,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另外也有助于打造专业长期的机构投资者,践行负责任投资理念,提升投资回报率和投资者获得感,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