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民币的关键词。
回顾2022年 走出“稳-贬-稳”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2月3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646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9793元,单日调升147基点。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中国货币网数据整理发现,202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贬值5889基点,贬值幅度超9.23%,这也创下了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的最大贬值幅度。
12月30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6.9514,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5点;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6.9730,较上一交易日上涨超500基点。从全年走势来看,在岸人民币对美元2022年累计下跌8.32%,为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最大年度跌幅。离岸人民币对美元2022年则累计下跌8.75%,年度跌幅同样创下近年来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年整体收跌,但人民币汇率在年末呈现的强劲走势依旧展示了人民币的韧性。具体来看,2022年4月中到5月中旬,人民币汇率迎来第一波下跌,最低跌破6.8,出现阶段性低点;8月中到10月末进入第二波下跌周期,人民币汇率持续下挫,在9月跌破7.0这一整数大关;之后在10月进一步下行至7.3。随后,自11月末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出现大幅反弹,并于12月初收复7.0关口,重回6字头。
对于2022年人民币汇率的整体表现,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总结,2022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明显加大,从年初延续2021年强劲走势到迎来少见的两波急贬,再到年末的企稳回升,人民币汇率走势呈现“稳-贬-稳”的格局。年内,美元指数上涨约8.7%,略大于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表明强势美元是人民币贬值的重要因素。
谈及影响人民币走势的因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年内影响人民币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内部因素,包括局部地区疫情扰动对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冲击、居民和企业端结售汇意愿、经常项目顺差规模等;二是外部因素,包括美联储加息周期中美元的强势以及俄乌冲突影响下欧元的疲弱等。
“2022年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但从2022年我国外贸表现、国际收支等方面看,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合理均衡水平,人民币双向波动常态化;并且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看,人民币汇率是最为稳定货币之一。”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补充道。
展望2023年 均值大概率回归7以下
告别全面下跌的2022年,人民币进入了全新的2023年。而在2023年的首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就将迎来重大变化。
12月30日,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17号公告,指出自2023年1月3日起,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延长至北京时间次日3:00,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浮动幅度、做市商报价等市场管理制度适用时间相应延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北京时间9:15对外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北京时间16:30对外公布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收盘价的时间不变。
据央行介绍,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将有助于拓展境内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促进在岸和离岸外汇市场协调发展,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另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也在同日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1月1日起,调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货币篮子权重。其中,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篮子中,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货币权重均下调,美元货币权重下调至0.1983,欧元货币权重下调至0.1820。
双重利好因素下,人民币汇率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迎来拉升回调,也让市场对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有了更多期待。对于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明明表示,短期来看,随着春节临近,结汇需求的集中释放或能支撑人民币重回震荡态势。展望2023年,随着美国通胀压力的缓解以及美国经济逐步陷入衰退,美元指数拐点已现,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压力或趋缓。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主导因素或重回内部,包括未来经济基本面是否能顺利扭转‘弱现实’以及经济基本面修复是否能够带来金融账户资本的回流。”明明说道。
在周茂华看来,2023年人民币汇率面临环境更为友好。从人民币面临内外环境看,人民币有望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运行,主要是随着国内持续优化防疫措施,疫情对经济干扰趋势减弱,加之一揽子政策支持,国内需求恢复趋势确定。同时,我国外贸韧性足,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国际收支有望保持基本平衡;以及美联储加息尾声、美国经济趋缓、欧洲追赶加息等都将制约美元大幅走强。
不过,周茂华同样提醒,地缘冲突、全球经济趋缓、各国经济分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政策前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全球外汇市场波动仍剧烈,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常态。
温彬则预计,综合经济基本面与国际收支面考虑,2023年人民币汇率整体将呈现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的走势。人民币汇率均值大概率将回到7以下区间。
应对波动 各方怎么做
人民币汇率波动走势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交易市场层面。对于有换汇需求的个人用户、外贸企业、金融机构而言,人民币汇率升贬值走势是绕不开的话题。这类群体如何平稳穿越汇率波动周期,也是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央行官网2022年12月30日消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四季度会议指出,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优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进入2023年后,个人用户、外贸企业、金融机构又分别应该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温彬强调,汇率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俄乌冲突演进、中东局势和中美关系变化等多种难以预判的外生因素往往会引发汇率预期和走势的突变。需要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不在汇率上进行选边和投机。
温彬指出,涉外企业应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可选择合适的外汇产品开展汇率避险。金融机构则需要进一步丰富代客外汇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加强自身外汇敞口管理,做好汇率风险预案。
周茂华同样表示,人民币双向波动常态化,汇率短期走势预测难度加大,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还是要深耕主业,提升外贸竞争力,增厚产品服务附加值,回归汇率中性,加强外汇波动风险管理,避免外汇投机潜在损失。
对于日常存在使用外汇需求的个人用户,周茂华提到,个人用户可根据实际用汇需求,提前安排结售汇,在自身可接受的区间上下限进行操作,不过度追求人民币最高升值点,避免押注人民币单边行情,同时尽量避免追涨杀跌,投机炒作。
明明则认为,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应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在面对汇率波动不确定性时,个人应结合自身需求进行结售汇操作;外贸企业可以提前合理使用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外汇掉期等外汇衍生品等工具减少外汇风险。
在选择套期保值等策略时,根据企业自身的订单、成本等多因素进行策略制定;金融机构则需要合理控制外汇资产规模,同样也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