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据杂志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5.5万亿元 天眼查发布《2022中国数字经济主题报告》

出处:北京商报 网编:贺陈慧 2022-12-27

掏出手机,随时随地叫车出发;从买菜到大件消费,点击手中小屏即可交易;视频会议重构了办公与教学方式;工厂无需开灯,也可以承载精密的设备制造……智能设备的普及和数字产业的建设,支撑起了飞速演进的数字化生态……过去十几年,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数字经济带来的福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而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研显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占GDP的45%。其中,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占47个国家总量的18%以上,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赋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和“新动能、新优势”。

为了更细致地展现数字经济发展进程,感受数字产业价值,近日,天眼查发布《2022中国数字经济主题报告》,系统梳理了我国数字经济的现状和推动因素,展现了数字经济对个人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聚焦数字经济下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变化,洞察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五城的“数实发展”,立体化展示了数字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让我们透过报告“看清新趋势,点燃新引擎”。

「数」改变生活:97个新兴「数字职业」应运而生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据中国信通院相关数字经济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较“十三五”初期扩张了一倍多,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 比重达39.8%,较“十三五”初期提升了9.6个百分点。

多元因素正在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浓度的全域化提升。天眼查报告显示,201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数量从19项增长到335项,其中,广东、北京、上海,三地2021年数字经济政策颁布位居前三,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天眼查

天眼查

此外,以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为主的社会推动,和推动消费动能增长、牵引投资提质增效和促进贸易高水平循环为主的经济推动,是加快数字经济建设步伐的两大动力。在技术层面,新基建的快速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条件;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需求,成为数字经济为重要纽带。

政策加持及市场需求推动了数字经济相关职业的涌现,“数字人才”炙手可热。《“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将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纳入各类人才计划支持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新增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天眼查报告显示,“数字孪生”、“数字化解决方案”相关职业招聘企业3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225%和324%。

数字人才的需求扩容,与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成正相关。为了帮助更多传统企业将生意做到线上,“数字化管理师”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目前从业人员已超过200万。而在直播带货崛起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分析师”则成为了消费类企业发展电商的必备人才吗,通过专业化采集、分析、挖掘等方式,让数据“开口说话”,帮助品牌洞察迎合消费者的偏好。

「数」改变产业:快速渗透三大产业,制造机器人密度十年间提升13倍

2021年,国家统计局出台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方面,确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即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共五大类。其中,前四大类为数字产业化部分,包括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第五大类则属于产业数字化部分,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在数字产业化领域,天眼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在数字产业化领域的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领域,共有357家公司,占比34%,“信息技术服务”和“软件开发”次之,分别有151家和128家公司,占比14%和12%。技术类企业在数字产业化领域上市公司的高占比,彰显出我国数字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演进,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转型也正向深处迈进。天眼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32.5%。其中,“智能制造”领域上市公司分布最多,截至统计共有2443家公司,占比67%。由“中国智造”提供核心驱动力的产业数字化,俨然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主引擎。

天眼查

天眼查

数字经济不仅提升了增长的速度,也改变了产业的“生态”。近年最突出的变化是,“智能制造”在多个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天眼查报告显示,产业数字化上市公司分布中,“智能制造”领域拥有2443家上市公司,占中国上市公司的67%。数字产业化的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领域,有357家公司,占中国上市公司的34%。

在全行业经历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向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渗透。

天眼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北斗终端的农机超过60万台套。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样改变了农业零售的面貌:2021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05万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1.3%。其中,我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在2020年1月上线以来,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中国农业的传统发展思路,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数字经济背后的技术为依托,机器人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据天眼查报告显示,近10年来,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数量逐年上升,仅2021年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就达到12.39万家;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22台/万人,相较2012年增长13倍。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从零部件、整机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机器人”参与“智”造,是中国制造业成长的缩影之一。

天眼查

天眼查

电商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眼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快速增长,已经由2012年的8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2.3万亿元,年均增长20.3%。除了电子商务领域,诸如网约车、外卖、本地生活、数字文创、智慧旅游等产业也在数字经济的助力下不断开拓新圈层用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服务业领域,数字经济为我国的服务业转型提供新机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向而行。 

多城市「数实」结合初见成效,北京34家企业跻身互联网企业百强

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产业的运行发展、社会行政落地、经济治理、环境管理等,都以城市作为依托。透过报告可以发现,不同城市均被数字经济所带动,依据自身的优势和方向,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数字+实体经济」结合之路。

北京是国内政策的重要“窗口”,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标杆城市。今年11月,北京出台了《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确立了“立足高精尖产业集聚优势,建设‘数字生产’高地、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打造‘数字生活’城市,按照‘一基、两化、多场景’的思路高标准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为城市数字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支撑。

北京的数字经济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较为突出:在发展规模上,2022年前三季度,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28万亿元,同比增长3.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2.7%。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2万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此外,在互联网领域,北京已有34家企业入选“2021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家企业”、58家企业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入选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北京互联网产业综合实力之强劲可见一斑。

杭州是数字经济的前沿探索者,聚焦人工智能、跨境电商、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主导产业,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天眼查报告显示,杭州集聚了全省36%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创造了占全省三分之一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全国三分之二出口零售平台和全国七成跨境电商支付交易额。2022年1-7月,在自贸试验区带动下,杭州数字贸易额占全省比重达41.8%。此外,杭州还拥有两家年营收超千亿数字经济企业、20家超百亿企业,位居全国之首。围绕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目标,杭州在数字经济发展上成效显著。

作为中国的大型城市,在数字经济发展上,上海、苏州、深圳的数字经济延伸渗透,在第二产业更为突出。在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产业数字化的代表。天眼查报告显示,2019-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均突破了10000件,持续的高质量技术创新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依托长三角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苏州在智能制造领域长线发展。天眼查报告显示,苏州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产值140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0%。 截至2021年底,苏州已有6000多家工业企业推进实施了8000多个“智改数转”项目,工业互联网规上应用企业近5000家;拥有全球“灯塔工厂”5家,数量占全国七分之一,制造业数字化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取得领先。

天眼查

天眼查

当前,“数字经济”在深圳的经济发展中位居决定性地位。天眼查报告显示,2021年,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30.5%,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面对数字经济巨大“风口”,深圳出台政策措施,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力构建数字经济产业新生态,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及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和全球数字先锋城市。而在全市的数字经济版图中,深圳宝安区是“产业高地”。天眼查报告显示,在深圳市电子信息相关企业数量地域分布中,宝安区位列首位。电子信息制造业在此生根,为深圳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持续赋能

从个人生活到产业迭代,从城市变革到政策变局,天眼查《2022中国数字经济主题报告》揭开数字经济不易察觉的细节——它们是数字经济政策宏大叙事的注脚,也是真正组成中国数字经济的一个个“齿轮”和“螺丝”。对于处于浪潮之中的个人、企业而言,《报告》有助于我们看清“数字社会”新形势、把握“数字产业”新势能,共情“数字城市”新构造,与时代共振,以主动应变,拥抱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