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市场销售略减,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和网上零售较快增长。
业内分析指出,面对连续下降的房地产投资,以及尚未恢复的非刚需消费,仍需加大政策的杠杆效应,通过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培育多种消费场景、扩大投资等方式扩大内需。
工业生产逆势增长
1-11月,工业生产表现突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制造业增长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11月,受疫情短期冲击加大影响,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累计总体保持平稳。同时,工业结构升级态势未变,新能源、新动能产品继续高速增长,生活必需品供应得到保障,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解读道。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商务部特聘专家洪涛认为,工业生产的良好态势,一来得益于国家对制造业、科技企业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发生的积极作用。二来许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与中小微型企业不一样,大都具有多元化经营,因此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三来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许多经济业绩得到了较好的反映。
具体到行业本身,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高级分析师赵宏鹤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表示,工业逆势增长,部分原因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工业出口增速较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需的不足;根本原因是国内保供稳链政策效果显著,在疫情压力下保障了工业部门的相对正常运行。
“高技术制造业的高增长,本质上反映的是一部分产业周期的良好发展和国内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如新能源、计算机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今年以来都保持了较高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赵宏鹤说。
房地产市场需回温
投资层面,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0043亿元,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高技术产业投资数据也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9.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3%、13.2%。
值得注意的是,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3863亿元,同比下降9.8%;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下降6.5%和23.3%。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36313亿元,同比下降25.7%。
“房地产在前些年积累了较多的金融属性,存在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隐患,这一点在海外各类国家有大量的‘前车之鉴’。但剔除金融属性,房地产业本身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我国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同时其占经济比重高,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有重要作用。”赵宏鹤说。
“由于涉及到建筑材料、就业、众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拉动意义。”洪涛指出。
至于房地产投资接连下降的原因,赵宏鹤认为,这在供需两端都有一定原因。从需求侧看,居民购房减少,这与人口周期下行、疫情影响和预期减弱有关;从供给侧看,房企资金链在连续几年的去杠杆后处于紧张状态,部分房企暴露出信用风险。
赵宏鹤建议,“下一步,要保证资金到位,供给侧政策可能要进一步加强对房企的融资支持,提高‘三支箭’的政策落实效率;需求侧首先要着力改善经济、提振居民收入和预期,然后择机考虑通过降息或者调整LPR等方式继续下调房贷利率”。
扩大内需是支点
消费层面,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环比增长0.15%。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11月消费市场明显承压,市场销售降幅有所扩大。但线上消费较快增长,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增势较好,部分升级类消费好于整体,超市和便利店等零售业态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如是解读。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看出,前11个月,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和网上零售较快增长,但非刚需还未完全恢复。
下一步如何提振消费?在12月14日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以及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均有明确安排。
其中,《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
“这是国家第一次以专门文件把扩大内需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其中21处提到流通,22处提到物流,12处提到供应链,强调了消费、投资、分配、供给、市场、内外循环多重目标的统一。”洪涛解读道,“同时,《纲要》再次强调了‘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而不是仅局限于某一类消费。”
“扩大内需,最终还是要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赵宏鹤建议,对于消费,摆脱疫情阴霾、恢复消费情景,是畅通经济内循环、复苏消费的关键一步;如果后续防疫政策调整顺利、居民线下活动趋于恢复,可以考虑顺势推出有利于消费恢复的激励性政策,例如发放消费券、税费优惠等等,提升居民消费倾向、释放超额储蓄。对于投资,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于稳投资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要发挥投资对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键作用,例如加速推动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制造业进行设备改造升级等等。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