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演回购潮,这无形中给股民增加了一层保险垫。不过,在选择投资回购股票的标的时候,股民也要擦亮双眼,那些股价低于净资产、业绩稳步增长的个股,安全边际会更高。相反,有一些回购的目的并不单纯,诸如伴随大股东减持、回购价格过高、迟迟不回购的公司,都要重点回避。
闻到了底部的气息,上市公司也开始纷纷回购股票,底部回购一般来说都是好事,但是从公司经营的角度看,回购股票也是一柄双刃剑。虽然说短期内能够增加股票的需求,具有推高股价的作用,但是从长期看,如果是股价高于净资产值的回购,将会降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值,使得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出现资金短缺,这些都是不利的一面。
从数学角度看,如果一家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值为5元,总股本1亿股,股东价值为5亿元,如果上市公司按照4元的股价回购一半股份并注销,那么公司将为此支付2亿元的现金,股东价值降为3亿元,但是股本却减少了一半,此时的每股净资产值将提高为6元,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公司按照6元的股价回购一半股份并注销,那么上市公司将因此支付3亿元股东价值,股东价值将因此降为2亿元,每股净资产值将下降为4元,所以本栏说,如果公司的回购股份价格高于每股净资产值,从数学上说是不划算的。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回购股份的效果。例如上市公司一边回购股份,大股东一边减持股票,这样的回购就有帮大股东进行市值管理的嫌疑,此时的回购,投资者需要谨慎。此外,特别高价的回购股票也有博眼球的嫌疑。例如有些公司股价已经创了历史新高,但却抛出大额回购计划,这样的做法就显得并不理性,背后的动机也值得怀疑。
还有的公司虽然发布了回购公告,但是却迟迟不肯下单,最后还有可能不了了之,这就有忽悠股民的嫌疑。
在本栏看来,最有问题的还得是回购所得股份的用途,如果回购所得股份用于0成本支付给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那这就是大概率高管侵蚀股东的利润。如果获得股份还很轻松,并没有股价作为考核指标,那这就是战略级的割韭菜,投资者要认真衡量,就算是一家很能赚钱的公司,但公司高管总想着收割投资者,这样的公司要不要买入并持有?
所以本栏建议投资者,不要过分看重回购股份的作用,毕竟一家真正优秀的上市公司,并不需要回购股份作为支撑,例如贵州茅台、工商银行,认真做好自己的业绩,投资者自然会不断增持股份,又何必依靠回购来支撑股价,好公司想的都是如何给投资者分红,而非各种财技。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