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开始,席卷全球的疫情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远程办公。统计显示,超过90%的企业决策者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云托管服务视为优先事项。在疫情造成的停摆前后,让大部分员工进行远程办公的企业数量从21%增长到70%,增加了两倍以上。40%的受访企业表示将让大部分员工永久远程办公。就中国而言,疫情暴发前90%的受访企业远程办公人员不足50%,疫情发生后,中国企业的这一数字增加到63%。
而不少科技公司的实践已经证明,远程办公不只是疫情时期解决办公的方法,它很可能会与现场办公模式并存,混合办公将成为主流。根据Upwork发表的《未来劳动力报告》预测,到2026年,近一半的劳动力将实现混合办公模式或是完全远程办公。
什么是混合办公
2021年,混合办公(Hybrid working)入选《柯林斯词典》年度热词,指的是人并非在办公室全职坐班的状态,而采用的时而远程、时而坐班的办公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时间已不再是劳动者的必要选项,远程会议系统、5G 技术、协同办公软件等能够保障员工日常工作的高效运行。
虽然在2020年和2021年之间,完全远程工作者的比例已经从41.7%下降到26.7%,但混合工作正在蓬勃发展。有不少管理者认为,完全远程办公或完全现场办公这两个极端都并非理想选择,在二者之间的混合办公往往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进行灵活安排。有数据显示,超过80%的员工希望他们的雇主能继续支持弹性工作。同样,也有85%的管理者认为这将成为常态。
但混合办公自出现以来就始终充满争议,一些因为疫情而被迫采用混合办公的企业,可能将其视为权宜之计;也有很多主动拥抱混合办公的企业则认为这会成为未来大势。
混合办公带来的好处
从混合办公的收益来看,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都有多元回报。
在支持混合办公的调研中,投票最高的三个理由是:减少了通勤时间,时间利用更高效(93.6%);便于平衡工作和生活(78.4%);幸福度高,工作上更有创造力(75.1%)。对于员工来说,混合办公能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上下班来回奔波之苦,还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息、锻炼、学习,不仅提高了工作幸福感,还能更好地平衡家庭和工作。
国内首个推出混合办公模式的携程集团CEO梁建章认为,混合办公带来的益处甚至可以影响到社会层面。在他看来,这一制度的推广有助于减少交通堵塞,保护环境,又能缓解大城市高房价和地区间差异:“如果一个城市平均每天有20%的人员采用远程办公,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通勤日的交通拥堵,车子少了提升了通勤效率,也会使得人们更愿意住在市郊。长此以往,近郊和市中心的房价总价可能越来越接近,近郊副中心更加繁荣。”
全球灵活办公空间行业领导者IWG集团最新研究也表明,疫情以来,在富时250指数企业中选择借助灵活和混合办公模式的数量,是延用疫情前相同办公模式企业数量的三倍。
混合办公出现的问题
当然,在受益的同时,混合办公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据前程无忧《远程办公人群实感调查报告2022》显示,相较每天在办公室里,65.8%的受访者表示远程办公下的日均工作时长不同程度的“被延长”。其中,日均工作时长延长1-2小时的占比26.9%,日均工作时长延长0.5-1小时的占比21.1%,日均工作时长延长2-3小时的占比12.3%。
在他们看来,在家办公会模糊家庭的空间分区和功能定位,使人们分不清工作和生活之间的边界。在混合办公模式下,“全时待机”的可能让部分实行“居家办公”职场人感到忧虑。节省了通勤时间,也意味着你在家就随时可能进入“工作状态”受到召唤。除了部分固定办公时间的岗位工作外,主要从事创意、脑力劳动的工作者可能就陷入了“工作生活没有界限”的困扰。
而在携程的实验调研中,也有部分员工和主管表达了对混合办公模式的担忧。其中,约50%的员工认为混合办公会“影响和同事的交流”,他们会担心无法和主管、同事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也可能在绩效考核和职位晋升方面遭遇不公平待遇。
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还会面临“担心难以管理”等问题,数据显示有约30%的管理者认为混合办公会带来“难以管理在家办公的员工”。在家办公使主管很难对员工的工作和贡献进行客观考评,企业会担心员工在家“摸鱼”而不是认真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公司管理制度和个人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对于很多科技大厂来说,如何保证家庭办公时的数据安全,才是最令管理者头疼的问题。与企业内网相比,家庭网络的数字安全防护能力相差甚远,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员工的每一台电脑和手机,不仅是产出工具也是风险敞口,暴露在日益猖獗的网络攻击之下。
这样的警示并非危言耸听。IBM发布的《2022 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为435万美元,过去两年数据泄露成本增加了近13%,创下历史新高。而有的企业发生数据安全问题,还不得不面对用户的信任危机和监管层的巨额罚款。
总而言之,“混合办公”的工作模式虽然整体看起来是美好的,但如何平衡员工灵活性和企业组织需求显然还需要摸索经验。这种新模式或许会在未来成为工作的常态,但要达到完美的预期和广泛推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文/范科峰 邓天舒
编辑/陆佳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2年09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