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卓澜)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的换挡时期,楼宇经济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9月2日,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上指出,靠载体建设带动产业增长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与之前“白纸上绘蓝图、平地起高楼”的改革探索相比,高楼林立之下,如何做好存量文章,探索产业治理的新机制、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产业增长的新动能,是经济转型进入深水期的背景下,很多城市面临的新考验、新课题,楼宇经济亟需注入新内涵。
所谓楼宇经济,是指以商务楼宇、产业园区、产业功能区为主要载体,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招商运营打造高能级的企业发展平台和产业孵化平台,在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人才、技术、市场、资金等产业要素,规模性地引进或培植优质市场主体,从而收取租金、产生税源、培植产业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种经济形态。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发展楼宇经济关键在于,一二线城市应该把楼宇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抓手,政府要做好楼宇经济的顶层设计,要充分发挥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想要撬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把政府的产业诉求、运营商的经营诉求、企业的发展诉求有机结合”,魏建国指出,让市场主体成为城市合伙人,探索以楼宇经济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创新存量时代大都市中心城区产业治理机制,构建区域竞争新优势。
楼宇经济是城市经济的新模式、营商环境的新抓手、城市治理的新阵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论坛上,集群智库•中国楼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匡洪广发布了《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蓝皮书》中显示,楼宇经济从单纯提供“空间”的1.0、“空间+配套+服务”的2.0版本,发展到“空间+产业+运营”的3.0为特征的“三大阶段”。
匡洪广表示,存量时代楼宇经济需要从粗放发展转向精耕细作,楼宇经济完全可以成为助推中国城市升级和产业升级的“秘密武器”。
不同于其他评价体系,商务楼宇“钻石认证”是全球首个从运营的维度对写字楼和园区开展认证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进一步促进楼宇提升运营水平。据介绍,钻石认证建立了“钻石模型”评价体系,分别从服务力、场景力、运营力、产业力、资产力、治理力六大维度对项目打分,按照分数给予“金钻四星”、“蓝钻五星”、“黑钻六星”和 “红钻七星”认证,红钻七星代表运营服务的顶级水平,是商务楼宇运营服务的奥斯卡殊荣。
世界贸易网点联盟北京中心主任谭成海表示,商务楼宇不只是钢筋水泥冷冰冰的物理空间,而是以人为本、赋能企业、创造价值、共生共创的企业发展平台和商务生活场景。
当前,中国楼宇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分析指出,希望政府对优秀企业给予在项目获取、规划土地、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使之快速成长壮大,实现全国化发展。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