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养老频道

服贸观止|对话高芯科技韦佳伶:把“国产芯”装进老人健康安全手表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程铭劼 实习记者 任紫薇 网编:文旅新闻中心 2022-08-18

老年穿戴式设备是智慧养老解决方案的重要一环,从2015年智慧养老被普及以来,老人穿戴设备开始被广泛使用,其中以老人健康安全手表的应用最为普遍。与普通的运动手环相比,老人健康安全手表还可以增加“心率报警”“血压测量”“跌倒报警”“电子围栏”“慢病干预”“监护平台”“档案管理”“一键求救”“云服务平台”等诸多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则对应着5-6颗功能各异的芯片。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市场的大部分老人健康安全手表,都在通过采购国外芯片实现量产。但由于芯片涉及到数据采集和数据安全等指标,芯片的国产化进程也在加速。

现场拍摄

相比单一的心率监测,心电图监测更能体现老年人的身体当时的状况。据悉,心电图数据是目前可以直接和医院等第三方机构对接的重要指标,能大大节省就医时间。目前,心电图监测芯片的应用场景通常覆盖有心脏类基础疾病的老人,甚至有一些年轻人也会因为担心工作压力大而购买拥有心电图监测功能的手表。

专注于心电图监测芯片研究的北京企业高芯科技,向北京商报记者展示了其通过十年研发、目前已经实现量产进入到老人健康安全手表领域的一款芯片。

据高芯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技术负责人韦佳伶介绍,“十年前,我国穿戴设备的心电图监测芯片基本靠国外进口,由于技术被垄断,拥有心电图监测的健康手表在国内并不普及。2012年开始,高芯科技决定涉足芯片研发,选择绕开了热门的电脑芯片和手机芯片,而是专攻用于“心电图监测”芯片这一小众领域,韦佳伶和他的团队看到了这样的机会。

“外国芯片基于国外的算法很难实现百分百适用于我国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在心脏健康情况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下,基于中国人身体状况及指标,开发出更适合中国人使用的芯片势在必行。”韦佳伶谈到。

“第一代心电图监测芯片做出来的时候,芯片核心面积很大,功耗不太理想,良率也不高,直到经过4代产品更迭优化,目前我们实现了量产。”比起资金和人才,韦佳伶认为,国产芯片的研发最需要的是时间:“我们在不断失败中走过了最初的5年,直到2017年我们真正在芯片上采集到数据的那一刻,曾经经历的上万次的失败都变得微不足道了。”目前高芯科技的心电图监测芯片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已投入市场应用。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进步,高芯科技在2017年定版了第一颗生命体征检测芯片,并获得了中科院EDA中心的检验通过。但芯片研发成功后实际投入市场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坎坷。

“起初我们的芯片拿到市场上不太被接受。我经常带着芯片往返于深圳和北京,由于那时候市场上供应着大量已经很成熟的国外芯片,在同样的价格成本下,想说服下游智能穿戴厂商试用我们的芯片,需要做大量的解释工作。我们又花了半年的时间让市场试用我们的芯片,证明我们和外国芯片比在各方面的性能指标都可以实现替代,如今我们在深圳成立了新的销售公司深圳帝芯科技,来提供技术服务支持。”韦佳伶表示。

芯片量产后供应给下游方案商,直到组成一款完整的老人健康手表,这其中还会添加多个模组,成品的老人健康安全手表会携带定位、蓝牙、呼救、计步以及心电图监测等多种功能。此外,许多定制老人健康功能手表的厂商,还会提供一整套的健康安全解决方案,例如,手表监测到用户的健康异常,会第一时间反馈给云平台及用户监护人,同时平台会向医院发送数据及老人定位以实施急救,后期还会提供医疗理赔等服务。这些附加服务也是影响老年健康手表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政府定制化采购的方式,让更多具有高性价比的老人健康安全手表进入社区,能够帮助到更多有心脏健康监测需求的老人。”韦佳伶说道。

据IDC调研,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5.336亿台。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产量达15972万台,较上年增长了30.36%。预计2024年中国可穿戴设备产量将达到34403万台。由此可见,中国穿戴设备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穿戴式市场中,在技术上依赖国外科技,会让我们受制于人,无论是数据安全上,还是被资本掣肘,都会让我们处于被动。”这一观点,让韦佳伶所在的高芯科技决定在心电图监测芯片上继续深耕细作。

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实习记者  任紫薇 文并摄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