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人如何走出困境,成为业务增长的得力助手?

出处:中外企业文化 作者:曲洪伟 网编:中外企业文化 2022-07-20

新冠肺炎疫情延续两年多了,还未能完全结束,日子一天天过去,企业经历了重重的危与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环境在变、业务在变、人也在变,大家都想在不确定中找到那个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年复一年的企业文化工作如何创新?如何发挥更大能量,成为那个让自己更有价值和让公司更有力量的推动者?

面对企业文化这条大河,有人在岸上徘徊,有人在水面上扑腾,有人在享受着游泳,还有一些人努力下沉到深水区,想要发现冰山下面的密码。在思考得与失、总结成败展望明年的过程中,除了当下的工作,我们更要多一些对企业文化本身的思考,否则,我们就永远无法到达企业文化的深水区,无法找到深藏在万米水下的宝藏。

未标题-4


 

企业文化人的困境

我曾经跟很多企业文化一把手聊过,大部分人对本职工作是充满热情的,对文化本身的价值是深信不疑的。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这也是大多数人都试图摆脱的困境。

第一,没有钱。企业在文化建设上不给预算,或者预算给得少。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经费,开大会、办活动、做次激励、给稿费……都需要花钱,这些还都是小钱,如果再搞个展厅、办个周年庆、请个咨询公司,费用就更多了。然而,企业的预算终究是有限的,没预算的企业文化人终究是难的。

第二,没有人。关于企业文化,一些企业还是不会投入太多成本,配置更多的岗位,配置上不去,企业文化人既当爹又当妈,时间几乎全被日常技术性工作占满,也就无暇顾及其他创新发展的事情了。

第三,没有权。任正非曾说过“思想权和文化权是企业最大的管理权”,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文化人在企业往往缺少话语权。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职能挂在某个模块下面,工作也仅限于写个文章、办个活动。还有很多企业压根没有企业文化部,这导致企业文化站位不高,成为边缘部门、辅助部门,在工作承接上多以被动式为主,缺少主动创造的能力和机会。

第四,没有效。企业文化的功效往往像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讲究调理,短时间内很难量化价值。很多人忙忙碌碌做了一年,活做了不少,到头来好像感觉不到有啥变化,要说:“员工心态变了,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这只是一种感觉,没法衡量。所以企业文化部门的KPI考核比较难,找到一个可以衡量最终效果的指标也很难。

关于企业文化的反思

当然,以上四个问题,并非在每个企业都会出现,不出现最好。如果出现了,我们还是要先回到源头,所有问题都是因为企业文化这件事本身,我们如何能让其发挥更大价值,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价值创造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开始反思,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一、了解企业吗?

不了解这个行业,不了解自己的企业,就无法做企业文化。试想一下,腾讯和徐工这两家企业,一个属于互联网,一个属于机械制造业,行业不同,二者的企业文化氛围和作用机制就不一样。拿着在制造业做文化的经验来到互联网公司,如果还是按过去的经验办事,很可能水土不服。所以,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企业属于哪个行业,就一定会有哪个行业的烙印。

另外,从企业成长生命周期来看,企业当前正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如果是在创业期,最核心的目标是生存下来,企业文化就会主要围绕“攻城略地”进行;等企业规模大了,到了成熟期,就会对管理有更多要求,企业文化的目标又会发生改变。所以,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企业文化要匹配。

以上两个问题还不算严重,更严重的是很多人还不理解业务。对自家企业的商业模式、战略目标、业务流程、业务上的专业术语等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又加上没在一线历练过,不懂那个场景,就无法深入业务,无法与业务同频共振,所以企业文化基本无法穿透业务。

二、了解客户吗?

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大部分情况下是很类似的,也要分析消费者需求,讲顾客价值,只不过企业文化的顾客主要来自企业内部。所以了解顾客需求就成了企业文化工作的一个出发点。

谁是我们的顾客?顾客需要什么?这可是个好问题。

企业家是最关键的客户,也是需求的来源,他们会自上而下发出需求和指令,有些是明着指令,比如做一场年会,有些是暗着告诉,比如公司定了明年的战略目标,潜台词就是要企业文化的动作来支持目标实现。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企业家在想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

员工都是客户,因为要通过文化影响改变他们,让他们围绕组织目标工作。要清楚他们的特征是什么?员工的学历构成,工作状态是什么?什么方法对他们最有效?比如制造一线工人、互联网码农、金融海归……这些人的关注重点不一样,他们的马斯洛需要层次也不一样。如果不分清受众、不了解需求,就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了解业务的需求和痛点吗?

把企业文化背千遍万遍,不如一次摸清业务痛点。在端午节包个粽子,感恩节换个礼物,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员工嗨了,但公司没嗨起来。我们要思考所做的动作,有多少跟公司当下最紧迫的需求有关?当然,以上活动也有必要做,因为能解决员工关系。但要避免一种现象,很多人只做自己擅长的和自己认为有用的企业文化,而不是去做业务关注的、对业务有用的东西,这种文化建设的方法很容易会陷入自嗨。

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企业文化没用?就是因为没有通过企业文化解决问题。所以,企业文化人要跟业务打成一片,要及时走到一线发现问题,要经常参加公司的重要会议,要学习公司出的各项制度。与其赋能业务,不如让业务先赋能你,从业务部门当前最关心的事和最关注的事开始着手,企业文化的价值是从这里产生的。

企业文化的价值

企业文化产生什么价值很重要。我一直认为,企业里面存在四种文化建设逻辑,分别是离散型文化、播种型文化、增长型文化、自觉型文化,而做增长型文化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企业文化首要服务业务增长,进而服务企业战略。业务遇到的问题,用文化建设的方式推动解决,这是企业文化建设者的能力;企业战略公布,用企业文化的方式推动战略落地和目标达成,也是企业文化建设者的能力。能力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者的价值也就显现了。

所以,企业文化产生的最大价值是增长,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的主线,也是企业文化的第一性原理。第一,增长满足了企业最重要和最迫切的需求;第二,通过文化手段为业务增长服务,等于找到和找准了最核心的目标;第三,在过程中不断贴近业务,围绕业务增长做落地动作,创造的价值会更有效。

企业文化做什么?

从高处看,向深处想,企业文化主要做什么?这个工作应该怎么干?

第一,要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在企业里面,我们首先要做庖丁解牛的庖丁,既要看到表象,也要看到本质,做好要素分解,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位置、知道每一个步骤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做下山的诸葛亮,在开工之前,有一张完整的施工图,让企业文化建设有规划、有体系。企业文化做得好,不在于文章写得越来越好,活动策划得越来越好,而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不断完善,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论,不能拿来主义、不能花拳绣腿、不能什么都做大杂烩。

第二,文化融入业务发展战略,为增长服务。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问题,目标不能跑偏,南辕是不能北辙的,文化和业务不能两张皮。

比如,现在企业正在开一个重要的战略会议,提出目标是明年增长30%,各模块负责人都围绕目标分解动作,然后企业文化负责人一上去,大谈特谈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如何落地,如何上墙,明年要搞什么活动,那就跑偏了。应该围绕业务明年要增长30%这个目标,回答企业文化能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怎么样让全员理解和认同目标,在过程中如何营造氛围,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对典型人物进行宣贯,对成绩进行表彰,等等。要相信,业务的动作是能够分解的,企业文化的动作也是能够协同的。

第三,与企业其他部门共同成长。这是往往容易忽略的问题,与企业其他部门共同成长,就是企业文化要服务企业内部的所有价值链条,一起成长创造价值。

这个很重要,为什么呢?第一,企业文化的建设落脚于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各部门都是执行者、建设者、参与者和资源提供者;第二,各部门尽管职能不同,但大家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组织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需要彼此协同共赢;第三,企业文化解决的问题和创造的价值一旦被证明,就不单是推动组织目标,也是推动各部门目标实现的有效力量,比如企业文化能不能帮人力资源做招聘?企业文化能不能让客服的服务更好?这些问题如果能解决,获得的价值感会更强。

最后,在推动业务增长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保持饥饿,保持激情,然后行动,不断精进,进入深水区,创造新价值,让企业文化人在企业里更有价值感和存在感。

企业文化的未来属于哪一类人?一定是属于既有实际的文化操盘经验,又有很强的理论功底和能力,同时还能持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边界的人。

文/曲洪伟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2年06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