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彼时不少人的眼中,进了工厂就算是捧上了“铁饭碗”,如果没有门路,寻来找去个把月也未必能进得了厂。然而如今“进厂上班”却成了不少年轻人打趣时的调侃,在搜索引擎中键入“进厂”二字,与之相关的内容大多是唱衰制造业或进厂前辈们分享的“血泪史”……整个制造业与它的工厂仿佛呈现出一幅“风光不再”的光景。
其实“年轻人不再愿意进工厂打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讨论到最后究其根本,进厂工作被年轻人所抵触无外乎是因为收入低、不自由、没前途、不体面等原因。如今面对这一现状,除了继续深入探寻“为什么”,同样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该“怎么办”。本文将尝试从薪资待遇、文化塑造、科技创新等角度出发,为解决目前制造业工厂“用工荒”现象寻找可能的新方向。
用“薪”让“工作”变“事业”
马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也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如今制造业招工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一是钱不到位,二是干得不开心。”人们出来工作最现实的目的就是赚钱,然而现实却是大多数工厂的薪资与待遇并不能达到人们的心理预期,更谈不上具有吸引力。
不少有过进厂经历的“前辈们”也表示,进厂一天下来感觉除了睡觉和吃饭就在工作,从事的是机械式的重复操作,不仅又脏又累,枯燥乏味,到头来还赚不了几个钱。
想要逆转制造业“无人可用”的局面,解决薪资待遇问题就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德国以其制造业闻名全世界,而精湛“德国工艺”的背后也为我们提供了启发性的视角与思路。在德国社会中,资深制造业工人的收入处于较高水准,这也让整个制造产业拥有了磁铁般的吸引力。首先,可观薪资带来的吸引力能够有效解决用人问题。其次,这些人力在进入制造业后所创造的部分收益也会用于反哺行业本身,为业内的新老工人们提供培训、学习、进修的机会。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仅仅是提供了“学习机会”那么简单,而是为制造业的工人们创造出了晋升空间。工人们不再仅仅是有一份工作(Job),而是拥有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事业(Career)。同时随着不断地有人通过学习进修等方式得到晋升机会,行业中的不同层级也会涌现出更多的高质量岗位,在社会与行业之间形成“既保质又保量”的良性循环。
上“心”让工人更“有面儿”
如果说提升薪资以及配套措施调整能够解决“钱不到位”,那么想要让制造业员工“干得开心”,除了用“薪”,更要上“心”。
制造业毋庸置疑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但随着时代浪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不断冲击着这位昔日的“巨人”也是不争的事实。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909万人,比2020年增加35 万人,继续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这近千万的高校毕业生中,进入制造业工作的却寥寥无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近几年热火朝天的互联网行业。
内卷、躺平、打工人……纵观近年来职场相关的网络热搜词,不难看出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在工作中的幸福感。对于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而言,从文化入手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培养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与认同感,已是管理者的“必修课”。
与略显枯燥的文化理论相比,人们更爱听的是贴近你我生活的故事,而比这更能令人感到归属感的则是自己成为故事的主人公。以美团、饿了么为例,近年来我们时常可见外卖小哥“涉水救人后继续送餐”“为消防车带路到达火场”“暴雨中救出被困人员,收到市委宣传部感谢信”等报道。通过着重对员工好人好事的报道,美团、饿了么不惹人反感地提升了企业在社会中的曝光度,让外卖小哥这一群体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得到了改观,更让旗下数不清的员工获得了一份亲切的归属感,觉得有“面儿”,从而对自己的职业身份与企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同感。这些报道与故事中往往只字不提“文化”二字,但却处处渗透着企业的价值观,更在潜移默化之间塑造着自家员工与社会对品牌和行业的正向认知。
“灯塔工厂”照出的中国“智造”新方向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新的陌生时代已经到来,而我们曾经熟悉的时代已经成为与现实无关的过往。”不论任何行业都需要与时俱进,只有如此才能不被时代的浪潮吞噬,继续披荆斩棘地前进。对于制造业而言,通过数字化与技术创新“解放”工人双手无疑是行业未来的一大趋势。
自2018年开始,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咨询公司就发起评选“灯塔工厂”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宁德时代、青岛啤酒、美的集团……位于中国的31家“灯塔工厂”也展现出了我国制造业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我国《“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今年2月,工信部、发改委等四部委公告了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1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241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上榜。
事实上,以“灯塔工厂”为代表的自动化、数字化概念已经“照亮”了未来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型的风向标。像美的集团、三一重工等行业内数字化转型积极的龙头企业,已经充分利用已有经验,致力于打造更多的“灯塔工厂”。并且这些企业还具备了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整体能力,可以对行业内的中小企业进行赋能,在未来助力“解放”更多制造业工人的双手,扭转制造业长期以来在人们心中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枯燥且无趣的刻板印象。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依然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无论作为企业还是个人,只有不断洞察思考,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纠结于问题本身,才有可能寻找到新方向,实现破局。想要扭转制造业如今略显“落寞”的现状,绝非几日之功,更非易事,但唯有让年轻人愿意再次走进工厂,才能汇聚起“中国制造”的蓬勃未来。
文/本刊记者 卢家傲
编辑/陆佳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2年05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