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布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整改说明。该社已成立工作专班,全面负责整改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开始按时使用新教材。
同时,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因教材上插画引发的争议,人教版数学教材登上了热搜。这些插画不仅在审美上严重偏离大众取向,而且作为数学教材插图漏洞百出,经常出现不严谨的算数错误。
有批评声音认为,部分插画存在眼距过宽、鼻梁塌陷、眼神呆滞、高发际线、诡异吐舌等儿童形象。这些形象,非但没有很好地展现中国当代青少年美好的精神风貌,在人物行为举止和穿着打扮上,还很容易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导向。
作为小学生的教材,如今搞成现在这样,难免引发全社会的担心。教材属于公共产品,承载育人功能,教材上出现的插图不只关系审美培育,更关乎价值养成。
虽然艺术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审美多元同样无可厚非,但教材与课本不能忽视公认的审美标准。
大家对插图的紧张焦虑并非来自简单的审美差异,而在于对其幕后制作不负责任,不仅缺乏美育教育应有的使命感,还存在把成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意识生硬嫁接在儿童形象上等问题。
目前看,该批教材已经使用多年。插图(含封面)的设计方为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众所周知,教材的创作和出版比绘本等童书会有更多限制,它的审稿程序理应更繁琐也更严格。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内容补充释义的插图出现问题,究竟是教材审核存在“真空地带”,还是被不法分子利用,将其转变有利可图的生意,在整改道歉之外,必须有个说法。
法制日报对此评论称,如果只是大张旗鼓地道歉整改,而没有深挖根源、没有人因此担责,以后“毒教材”“毒绘本”事件恐怕还会发生。问题教材整改不能止于道歉,严查各环节失守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才能发挥更大警示作用。
可以想象,若问题不严查到底、追责到底,类似的教材很有可能重出江湖,出现在其本不该出现的其他地方。
问题插画出现后,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更多美的分享,这些儿童形象往往人物造型简单、明快,动作自然,表情可爱,色彩丰富鲜明,又适当加入幽默、想象。
人们怀念那些老教材上的插画,比如传统的水彩画、彩铅和水墨画等,这些公认的美才是美育教育所需要的。
而关于“谁来画,怎么画”,教育专家则建议要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应该建立开放的编写机制,将公众意见与专业意见有机结合起来。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