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西街观察

教材插画惹争议,美育仍任重道远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张绪旺 网编:王巍 2022-05-27

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本该承担教书育人重要功能的教材本身却翻了车。5月26日,针对小学数学教材插画争议,人教社发布说明,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发挥教材封面和插图的育人作用。

审美,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殊所在,这样一种理解世界的特殊形式,有理智有感情,最终导向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成形。不夸张地说,审美养成是否正确,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实现自我、贡献社会之路上的是与非。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

所以,审美重要,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美育更为重要。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美育处在从弱到强的探索路上,审慎的态度贯穿了方方面面。

回到小学数学教材插画争议这件事,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就像不同人有不同的审美。但争议的最终目的应该一致,那就是如何为正确的审美、正确的美育护航。

花花世界,本就美不胜收,二次创作,更是新奇不断。近些年,关于美,从源远流长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到Z时代、二次元青睐动漫卡通、影视爱豆……美的概念有冲撞有交融,伴随着社交网络传播带来了指数级的信息膨胀。

但无论美的概念多么丰富,人类对美的基本定义不会迥异,更不能认“丑”为美。那些出现在教材上的插画,或写实、或卡通,或温婉、或豪放,美的层次或有不同,但让大多数人不舒服、没愉悦感的,一定不是美的。

成年人的审美纠偏尚且不易,上升到少年儿童的美育责任上,就更加任重道远。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过,美育是教育的“磨刀石”。

现在看来,美育这块磨刀石本身,也得好好打理。

相对于商品化美育产品,教材的特殊性必然引发更大关注。正如人教社的说明,既要组织专家认真研究,也要对社会各界好的意见建议虚心采纳。从这个角度,今天引发的争议令人担忧,也值得庆幸,全社会一起关注青少年美育,是好的开始。

也有专业人士从市场角度提出建议,认为教材这类传统出版类目,与插画画手的供需关系,尚未真正与市场接轨,在成本无法匹配人才的因素下,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说到最后,于社会责任,于市场规律,教材插画引发的争议,皆因审美错位,也就意味着美育是个大工程,从态度到行动,都需要下大力气。

北京商报评论员 张绪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